口腔ppt课件口腔颌面部感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ppt课件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十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infection of maxillofacial region) ;感染是指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患。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因致病微生物侵入颌面部软、硬组织并生长繁殖,而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炎症反应。;解剖特点: 1、含有腔道 :由于口腔、鼻腔、旁鼻窦的腔隙、扁桃体的特殊解剖结构和这些部位的温度、湿度均适宜于细菌的滋生与繁殖。;2、筋膜间隙 :颜面及颌骨周围存在较多相互通连的潜在性筋膜间隙,其间含疏松的蜂窝结缔组织,形成感染灶及蔓延的通道。;3、丰富的淋巴结:口腔、颜面及上呼吸道感染,可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发生区域性的淋巴结炎,特别是儿童,淋巴结发育尚未完善,感染易穿破淋巴结被膜,形成结外蜂窝织炎。;4、毛囊、汗腺与皮脂腺也是细菌寄居的部位,易致疖、痈。 5、牙齿、牙龈 6、 “危险三角”鼻唇部静脉又常无瓣膜,致使在鼻根向两侧口角区域内发生的感染易于向颅内扩散。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途径: ;二、???? 腺源性 病原菌通过口腔、呼吸道的感染,引起面颈部淋巴结的炎症改变。 三、???? 损伤性 通过口腔颌面部的炎症或损伤引入病原菌,所导致的感染。;四、???? 医源性 医务人员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因消毒不严或违反临床操作规程所引起的继发感染。;五、???? 血源性 机体其它部位的化脓性病灶,通过血液循环引起的口腔颌面部感染。;第一节 智齿冠周炎 ;病因病理 ;;;(3)由于局部创伤(如对颌牙咬伤)等因素,可诱发智齿冠周炎。若感冒、疲劳或其他原因致机体抵抗下降。; 2、??中医 内有胃火,外有毒热,外热引动内火,巡经集聚于牙咬处,气血壅塞,热盛化腐,形成尽牙处痈肿。 (1)风热外袭 牙龈分属于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阳明经风火凝结,加之内热灼津,风热之邪巡经上行,集聚于牙咬处,气血壅塞,热盛化腐所致。;(2)胃肠蕴热 饮食不节,过食厚味之品,造成胃肠湿热内蕴,积热巡经搏聚于牙咬合处,火热灼腐肌膜,化脓成痈。;临床表现 ;3、?? 局部症状因炎症波及范围不同而表现不同的严重程度。一般表现为局部的胀痛不适,口腔内分泌物增多、口腔异味、做咀嚼和吞咽运动时疼痛加剧并向耳颞部放射,严重的会出现吞咽困难及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4、可引起以下并发症: ;;(2) 炎症向后发展,炎症向后外侧发展,可引起咬肌间隙感染; 向后内侧,可引起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感染或扁桃体周围脓肿; (3) 向下可导致下颌下间隙、口底间隙的感染。;;;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1) 与邻近牙的牙髓炎疼痛 (2) 与第一、二磨牙急慢性根尖炎及牙周组织病变形成的牙龈部肿胀与瘘(牙周脓肿)叩痛、X线片、牙齿松动。;(3) 第三磨牙区恶性肿瘤 该区域的恶性肿瘤虽然常伴发炎症,但毕竟是以增生为主的肿块,且为实质性浸润包块,X线摄片检查可见局部骨组织溶解性破坏。 ;治疗 ;2、西医治疗 (1) 冠周冲洗 生理盐水及双氧水交替冲洗+碘甘油;口泰漱口。 (2) 脓肿切开引流 波动感明显或局部穿刺抽出脓液时切开引流,局部放置引流条。 (3) 切除龈瓣 位置正常、能够正常萌出、有对颌牙者;;(4) 拔除智齿 (5)抗生素、对症处理等治疗 ;1、?中医治疗 (1) 辨证论治 ① 风热外袭证 证候 多见于病发初期,全身及局部症状均较轻。周围软组织轻微红肿、探痛,或有咀嚼疼痛,头痛低热,全身不适,口渴。舌质微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消肿止痛。 方药 银翘散加味。 ;② 胃肠积热证 证候 牙龈肿痛剧烈,牵涉耳颞部及腮颊,盲袋溢脓,舌根及咽部肿痛,吞咽困难,张口受限,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胃泻火,凉血消肿。 方药 清胃散加味。;(2) 外治法 外敷、含漱 (3) 针灸疗法 体针、耳针 (4) 单方验方:牛蒡子煎汤代茶。;预防与调护 ;预后 ;第二节???????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facial space infection of maxillofacial region) ; 11大间隙-----颞间隙、颞下间隙、眶下间隙、咬肌间隙、颊间隙、下颌下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舌下间隙、颊间隙、口底多间隙。 这些间隙为潜在的间隙,平时不存在。;;【病因病理】 ;(3) 各间隙内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感染易于扩散。 ( 4 )、机体免疫力低下。 ;2、 中医 (1) 风热犯表 外感风、火、暑、燥等阳邪,热毒蓄积于局部,留于经脉,郁久化毒而成。 (2) 脾胃积热 多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脏腑蕴热,积热循经上行,凝聚局部,气血失和,血败肉腐,而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