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灵魂
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的灵魂
——对朗溪县的调查
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在转型发展中加速崛起,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近年来,郎溪县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这个历史上灾害频繁、贫穷落后的经济小县,如今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以郎溪经济开发区和十字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为重点的园区建设如火如荼,2010年正式签约引进项目678个,其中亿元以上82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21.7亿元,同比增长123.2%;昔日小而破旧的县城正在进行全新的规划建设,15条主次干道建设全面铺开,20万平方米拆迁任务顺利完成,56万平方米安置房正在建设,建成区面积扩大了一倍,一个特色鲜明、现代气息浓郁的新城已具雏形;全县综合实力迅速提升,连续三年跻身全省“动态十佳县”行列,2008、2009年综合考评均居全省二类县第一名,荣获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称号。2010年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分别提前三年和两年完成“十一五”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指标。
回顾郎溪县的发展过程,我们清晰地看到,无论是打造招商引资的有效平台,还是确立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攻方向;无论是探索城市建设的新模式,还是破解瓶颈制约的多渠道努力,无一不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结果。郎溪的实践有力地说明,创新,是抢抓机遇、快速崛起的不竭动力,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灵魂。
一、从“县城搬迁”到“双核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
郎溪县位于我省东南,居皖、苏、浙三省交界之地,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全县辖12个乡镇,33.5万人口,是传统的农业县、也是昔日有名的贫困县。全县依交通和区位自然形成两大经济板块:以县城为中心的北部板块,与江苏溧阳、宜兴交界,影响辐射周边七个乡镇和全县60%左右的人口,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十字镇为中心的南部板块,地处南部乡镇和十字农垦茶场之中,隔广德县与浙江交界,宣广高速和宣杭铁路穿越其间,区位适中、交通便捷,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郎溪地处江南水乡,水患是最大的威胁,尤以县城为甚。县城地势低洼,三河合流,是有名的“水窝子”,仅解放后就四次被淹,1999年曾被淹一个月之久。1999年大水之后,郎溪县提出将县城搬迁到十字镇。这一事关全县发展全局的动议,立刻引起了各方争议。赞成县城搬迁者认为,此举可以从此远离水患,在新的平台和起点上推动全县加快发展;反对者认为,这样做县城是安全了,但老县城居住的几万人口仍然面临水患的威胁,北部经济板块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总体上看并不利于全县的全面发展。
难能可贵的是,郎溪县的决策者面对争议,没有贸然拍板,而是冷静分析,多角度思考。郎溪建县千年,县城紧临郎川河并因此得名,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县城对周边的带动作用明显,尤其是紧邻江苏,距离南京和无锡均只有100多公里,招商引资得天独厚;搬迁县城,实际上是搬迁县级行政机关,水患不除,世代生活在此的居民仍然居无宁日。进一步的论证还表明,困扰县城乃至全县的水患,在物质技术条件日益发达的现阶段,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治理。经过反复权衡和再次统一认识,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最终决定将县城搬迁计划更改为防洪保安工程建设。从2001年开始,全县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基本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县城防汛体系,防洪能力提高到40年一遇,解除了县城的后顾之忧;强力推进了以万亩圩堤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全县防洪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面对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提出“双核”发展的构想。即一方面加快县城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十字镇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皖垦集团总部所在地、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三个“省字号”招牌,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形成以县城为“主”、十字镇为“副”的发展“双核”。
实践证明,“双核”发展战略是成功的。县城“主核”重点承接江苏的产业转移,目前开发区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一期23平方公里项目已经填满,已投产企业70家,2010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3.8亿元,同比增长85%,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县经济发展“火车头”。十字镇“副核”重点承接浙江的产业转移,目前开发区面积30平方公里,一期12平方公里规划已编制完成,共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近百个,建成企业39家。县城和十字作为承接江浙产业转移的双平台,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作为南北两个经济板块的“双核”,遥相呼应,共同带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从“单兵突进”到“集群式承接转移”——招商引资的积极探索
在招商引资的初始阶段,郎溪县把目光放在一个又一个项目的引进上,只要这些项目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就是多多益善,以数量求总量。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一些单体项目引进时轰轰烈烈,很快就出现配套功能不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很高等方面制约因素,往往长期形不成生产力,难以发展壮大,更难以抗击市场风险。实践引发了全县上下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