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廖振铎台大
* 簡 報 內 容 一、科技部統計學門簡介 二、申請與撰寫科技部計畫 三、計畫審核 四、建議 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司 諮議委員會 地球永續防災科(第三科) 化學與貴儀科(第二科) 數學與物理科(第一科) 純數、應數、 統計、 一般物理、凝態物理 有機與無機 物化與分析 貴重儀器 大氣、海洋、 地質、地物、 防災、永續、 空間資訊 召集人與複審委員 相關中心與平台 數學推動研究中心 物理推動研究中心 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 化學推動研究中心 貴重儀器中心 地球科學推動研究中心 地科領域共用設施服務平台 * * 統計學門委員會 審議委員:審核專題計畫、延攬人才等 召集人:丘政民(中研院) 鄭光甫(臺北醫學大學) 、廖振鐸(台大) 、嵇允嬋(成大)、洪志真(交大)、鄒宗山(中央)、何淮中(中研院) 諮議委員:審核專題申覆、國外短期研究 吳鐵肩(成大) 、姚怡慶(中研院) 、徐南蓉(清華) 陳玉英(中央)、盧鴻興(交大) 學術審查: 外審意見 ? 委員會討論(計畫)或召集人(零星事宜) 經費多寡: 視學門整體經費及審查意見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類別: 一般型,新進人員 (原則:學位取得五年內) 研究學者(通過標準高) 計畫撰寫 個人資料, 計畫內容, 編列預算 同一計畫只能提出一件申請案 (學術倫理) 流程(注意相關截止日期) 送件(校內?科技部) ?審查?核定 ? 執行 計畫結束日期: 7月31日,需事先申請延期,以三個月為限。 * 第一件計畫可隨到隨審 資格: 申請機構之新聘任人員 從未申請科技部研究計畫者 申請日期: 起聘之日起三年內 計畫結束時間: 每年七月底 到職後請儘快申請 計畫案都需經過審查 可申請“多年期”(看表現、計畫內容) 可在計畫期限前,申請「延長執行期限」(最多三個月) 參考: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作業要點 .tw/lp.aspx?CtNode=340CtUnit=532BaseDSD=5mp=1 * * 研究計畫審核流程 收件與資料彙整 確認申請案件與學門之適合度 (少數做轉換學門之建議) 申請案件分配給審議委員 專業原則與迴避原則等 審議委員建議(至少)兩位書面審查人 專業原則與迴避原則等 外審書面審查 經數次審議會議排定等級 合議制:每件申請資料都經公開(反覆)討論、相對評比。 迴避原則 主審整合審查意見與建議經費(全體考量後再正式核定) * 計畫審查注意事項 審查之利益迴避暨保密原則 審查作業相關人員不得藉由審查作業獲取直接或間接(如共同掛名主持)之不當利益 審查作業相關人員未經授權,不得將審查資料、審查會議討論過程之意見或結果洩漏予他人 初、複審時,宜避免審查人與申請人有下列關係: 任職同一系、所、科或組 近三年曾有指導博士、碩士論文之師生關係。 近二年發表論文或研究成果之共同作者 審查計畫時有共同執行研究計畫 配偶或三親等以內之血親或姻親 * 研究計畫審核原則: 總體考量 103年度新申請案通過率約57.6% ,有逐年遞減趨勢。 審議會議逐案討論內容 參考初審意見 考量: 計畫書內容 五年內的研究表現 (包含過去計畫執行成果) 等級排定過程往往需反覆討論 (與其他申請案相對比較) 新進人員之特殊考量 計畫內容能夠展現其獨立研究與執行能力 “五年內”研究成果標準不同 若是落在通過補助標準邊緣,新進人員案件會優先核給 統計學門歷年核定件數及經費 * 計畫書之撰寫 (個人建議) 計畫內容審核要點 主題是否與過去的成果“有所差別”? 是否可從計畫內容看出執行能力 文獻回顧 ? 判斷對主題是否了解 動機與目標 ? 了解為何有此想法,與應用、文獻的關聯 具體作法 ? 判斷想法是否可行 可能的難度與挑戰 ? 判斷工作之“價值” 申請內容可能有的缺點: “公式太多, 論述太少”或“背景太多, 新內容過少” “原封不動摘自博士論文”(小心學術倫理) . . . * 研究表現(個人意見) 如何自研究成果看 “研究表現” ? 審查的聚焦處:申請人在論文中貢獻程度,獨立性與主導性,對統計領域具有學術研究價值—包括統計學理論發展,新方法,應用的拓廣…跨領域研究 文章品質 期刊品質與文章內容 主題重要性,創意,技術,對類似主題的貢獻度 … 文章數量: “太少”是負面因子,“很多”未必勝出 獨立性與主導性: 作者排序(第一或通訊作者,作者群之組合) * 研究生涯之成長(個人意見) 時間的軌跡 逐步建立獨立性與主導性 主題 (論文著作表的“混搭”) 原有主題之發表、延續與拓展 新題材、領域 諮詢論文: “諮詢性質”的合作研究文章可增加論文的量,但亦要搭配其他“對統計領域發展有所貢獻” 的論文 建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