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三步学练新人教版.docVIP

初二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三步学练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三步学练新人教版

第17课 《奇妙的克隆》三步学练 第一步 课前预习 ◎学法导引 本文用了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浏览一下课文的小标题,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学习时首先把握文章总分式的标题,体会其贴切、醒目、富有吸引力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其次分析主标题的短语结构,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分析小标题之间的联系,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最后学习文章把高深的科学知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法,体会科普说明文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及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搜集有关克隆的故事或其他资料,展开讨论,辨证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正负面效应。 ◎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谈家桢(1909——2008)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 2、关于克隆: 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个“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从技术操作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克隆出的绵羊“多利”是后者。 ◎识记字音 锦囊(náng) 克隆(kè lóng) 繁衍(fán yǎn) 胚胎(pēi tāi) 蟾蜍(chán chú) 鳞片(lín) 脊椎(jǐ zhuī) 两栖(qī) 相安无事(xiāng)   ◎词语积累 【蟾蜍】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素,俗称癞蛤蟆。 【相安无事】相互和平,没有矛盾和争端。 【匍匐茎】不能直立向上生长,平铺在地上的茎。这种茎的节上长叶和根,如甘薯、草莓等的茎。 【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 【分泌】从生物体的某些细胞,组织或器官里产生出某种物质。 【濒临】接近。   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繁衍(yǎn) 分泌(mì) 免疫(yì) B、胚胎(pī)蟾蜍(chú)匍匐(fú) C、乳腺(xuàn)卵子(luǎn)濒临(bīn) D、囊胚(láng)鲫鱼(jì)细胞(bāo) 2、下列加点的形近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骡马 螺丝 一摞书 B、蠕动 儒生 妇孺 C、脊椎 圆锥 惟一 D、两栖 牺牲 晾晒 3、请你标出下列加点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①我们去撮( )合“一撮( )毛”与“月亮女孩”的婚事吧。 ②切( )割这个钢片是一项很切( )实的工作。 ③畜( )牧水产局是主管饲养牲畜( )的。 ④这里品种( )很多,对于种( )田人来说,有选择的余地。 4、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 ) ②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 ③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 ④形容本领大,办法多。(???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鲫鱼的囊胚细胞核取代鲫鱼卵细胞核后能得到克隆鱼,但是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 B、有的学生无视学校金科玉律,迷恋网上游戏,实在令人担忧。 C、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最后长出有“胡须”的“鲤鲫鱼”。 D、张明的动人事迹,经过校电视台的大事渲染,成了校园的热门话题。 6、文学常识填空: 《奇妙的克隆》选自《 》,作者是 ,他是浙江省 市人,我国著名的 家,我国国家科学院 部委员。 参考答案: 1、A(B项“pī”应为“pēi”,C项“”应为“xiàn”,D项“láng”应为“náng”) 2、B(B项都读rú,A luó luó luò,C zhuī zhuī wéi D qī xī shài) 3、①cuō/zuǒ ②qiē/qiè③xù/chù④zhǒng/zhòng 4、①相安无事②难能可贵③悲喜交集④神通广大 5、C(A项“但是”应为“那么”。B项“金科玉律”应为“纪律”。D.应改为“大力宣传”) 6、《中学生科技》 谈家桢 宁波 遗传学 生物学 第二步 课堂学习 ◎内容结构 全文共16个自然段,自然分成4部分,文中并标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第1~3段)小标题是“克隆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是克隆,这一部分运用作诠释、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克隆的概念,浅显易懂。 第二部分(第4~8段)小标题是“克隆鲫鱼出现前后”。这一部分介绍了人类在克隆低等动物过程中的探索过程,是克隆哺乳动物的前奏。 第三部分(第9~11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