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经智慧启示
智慧树《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答案2018知到《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答案章测试答案需要完整版答案搜薇芯松从号【选修宝】第一单元章节测试题目答案学习本课《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的出发点是(???)。从“义理”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老子是()学派创始人。道家“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其”指代的都是( ?????)。道借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的话来概括说明《道德经》的价值,就是:“辨其( ???)以立修己治人之( ??),察其( ??????)以善精义入神之( ?????)。”大意#体#微言#用“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启示我们看问题要有一种( ????)( ????)( ????)( ???????)的思维方法。辩证对立#辩证统一#对立统一#一分为二下面几段话的观点正确的是(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第二单元章节测试题目答案“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不勤”的意思是(? ? ??)。不能穷尽“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 ??????)。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湛兮,似或存。”中的“湛”的指的是(?????)。幽深“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一种(?????)和(?????)的处世之道。先人后己#以退为进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适可而止“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同“现”,显露从言语之道来看,明代殷谐的《海青击鹄图》赋予我们的生活哲理是()()()。慎言慎行#守口如瓶#沉默是金第三单元章节测试题目答案老子《道德经》用“上善若水”来说明老子所说的“道”,运用的是( ??????)的说理方法。道法自然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 ????)。适可而止“圣人为腹不为目”中的“为腹”的意思是( ????)。注重内在实际下面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含义近似的是( ??)(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物壮则老“生而不有”的意思是( ???)( ???)。生养万物#不据为己有需要完整版答案搜薇芯松从号【选修宝】第四章单元测试1《道德经》第十三章老子主要是从()角度来阐述修道与用道。 A. 外在物质 B. 受辱 C. 内在情绪 D. 寄天下2今天的人们学习《道德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执《道德经》之道,()”。 A. 以道佐人主 B. 迎之不见其首 C. 随之不见其尾 D. 以御今之有3“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中的“能敝”指的是()。 A. 永不自满 B. 守住道体 C. 创新道用 D. 去旧而更新4老子从“道”的角度认为统治者运用道来治理过国家的最高境界,是老百姓对统治者()。 A. 敬之 B. 亲之 C. 畏之 D. 不知有之5下列语句中与“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复”含义相同的是()、()、()。 A. 周而复始 B. 一元复始 C. 循环往复 D. 反复重复6“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中的“新成”指的是()。 A. 永不自满 B. 守住道体 C. 创新道用 D. 无为而治第五章单元测试1“见素抱朴”中的“素”的意思是()。 A. 丝绸 B. 未染色的丝绸 C. 布 D. 未染色的布2“唯之与阿”中的“唯”的含义是()。 A. 上级对下级的回答 B. 下级对上级的回答 C. 上级对上级的回答 D. 下级对下级的回答3“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孔”的意思是()。 A. 孔子 B. 最大 C. 孔子的德容 D. 同“空”。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的“一”指的是()。 A. 曲 B. 道 C. 得 D. 德5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与老子《道德经》里的“(),()”这两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A. 希言,自然 B.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C. 孰为此者?天地 D. 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于人乎第六章单元测试1“自见者不明”的“见”的含义是()。 A. 看见 B. 出现 C. 表现 D. 再现2老子本章所说的“有物混成”的“物”指的是()。 A. 天 B. 地 C. 道 D. 自然3“静为躁君”反映了老子()的思想。 A. 柔道 B. 无为而治 C. 消极无为 D. 有为4“为天下式,常德不离,复归于无极”中的“无极”指的是() A. 太极 B. 没有终极 C. 无始无终 D. 无始无终的道5下面属于老子所说的“有道者不处”的是()()。 A. 自见者 B. 自多者 C. 自伐者 D. 自杀者6《道德经》第27章老子所说的“善行”、“善言”、“善计”和“善结”的“善”的意思是()和()。 A. 擅长 B. 符合道 C. 懂得道而用来做某事 D. 好7“贵师”的最高境界是()。 A. 帝者与师处 B. 王者与友处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