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新教师课堂体态亚健康症状及对策
论新教师课堂体态“亚健康”的症状及对策
摘要:课堂信息交流形式主要有言语交流和体态语交流,其中言语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体态语交流也具有传递情感,增强言语表达内容,控制课堂教学秩序,辅助教学等作用。当下教师需要操练的恐怕不是“口齿”的伶俐,而是“耳目”的聪明。
关键词:新教师;课堂体态;症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6-0023-03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而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中最丰富的一种。在教学中,体态语是教师的第二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基础教育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为规范、更为细腻、更为人性化的要求。为此,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必须努力践行常规体态语的相关规范,以充盈自己的教养,提升教学艺术与魅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新教师在运用体态语时存在以下症状,需加以矫治。
1.症状一:笑不开。
笔者每次下校去听新入职教师的课,发现几乎每位新教师上课时都保持着教师的矜持,笑不开,缺乏亲和力。在课后的评课、辩课中,笔者善意指出这一问题时,才知道原来他们都认为在孩子面前老师应该是严肃的,认为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尊严”,也只有这样才能掌控课堂。难怪他们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现出一副很严肃的样子,就怕微笑会失掉对学生的“威信”,怕亲近会赶跑学生的“规矩”。殊不知,这是当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大忌。
【对策】:学会微笑上课,亲近学生。理想的课堂应该是自由的、愉悦的。在课堂上,假如教师像长官、像法官,等级森严,纪律严明,正襟危坐,面无表情,那么学生一定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多了一份威慑,少了一份天性,多了一份纪律,少了一份笑语……这样一来,课堂虽然是在教师的掌控中,但已丢失了理想课堂的自由度与亲和度。其实,教育应该是在微笑中进行的一项事业,微笑是教师最美的语言,是增强教师亲和力的最好方式,新入职的教师一定要学会微笑。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表达自己;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的学生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教师的微笑是有效教学的润滑剂,使生命涌动、思维飞扬,让教学有效、课堂和谐……微笑传达出的这些信息是无法替代的。那么,新入职教师该怎样微笑呢?
首先,新教师要摒弃故作威严的幼稚行为,收起板着的面孔,绽放本真的微笑。一个智慧的笑,能唤起学生的心智涌动,释放出无穷的智慧;一个鼓励的笑,会使学生力量剧增,信心百倍地坚持完成该完成的事情;一个欢欣的笑,会拉近师生距离,使亲情培增,学生会感到老师就像自己的亲人,与自己甘苦与共。
其次,新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微笑来主宰自己的脸部。教师也是人,有自己的怒恨哀怨,但教师是教育人的人,担当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可以痛着自己的痛,恨着自己的恨,但绝不能携着灰色情绪进校园,带着潮湿心情入教室,而应微笑面对学生。
再次,新教师要心静如水,真心微笑,切忌强颜微笑、皮笑肉不笑、不怀好意地笑。微笑应该是一缕春风、一抹阳光、一剂良方,给学生信心、给学生温暖、给学生激情,让我们用爱的微笑去充盈学生的心灵。
2.症状二:看不见。
课堂是生命跃动的地方,也是生命倦怠的角落。教师要眼观八方,将学生的一切都掌控在视域内,但新教师不是做不到,而是看不到:
其一,学生玩手机,照镜子,窥闲书,递纸条……置身于自己的世界里。教师却津津乐教,忙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我行我素,对学生视而不见。
其二,学生分心走神,双眼呆滞,神情恍惚,教师不能洞察,毫无反应。
其三,学生小手如林,教师却选择性失明,只看见成绩优秀的学生,看不见成绩落后的学生。
……
【对策】:学会用眼神说话,关注学生。古人云“以目传神”,现代人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育家说“一流的教师用眼睛教学”。 师生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语言,也有眼神与眼神的碰撞,新教师一定要学着用眼睛说话,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假如教师不会用眼神参与教学,如同瞎子,兀自一个人在那里闭目念经,掩耳布道,即使讲得天花乱坠,也触动不了学生的心灵。三尺讲台上,面对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睛,教师应通过眼神把自己的内心感受毫无掩饰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随教师的眼神和表情的变化去质疑、思索、感悟与想象。教师眼神传达出的信息,足以弥补语言的空白与不足。
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默契,应有60%-70%的时间注视学生。若教师讲课时不能面对学生,与学生没有较长时间的眼神交往,学生就会不乐意、也不用心听课,教师也不能从学生目光中发现他们对讲课的反应。其实,学生的反应是对课堂教学的最好反馈,如课堂上学生时不时地看天花板或教室一隅,目光呆滞,那就表明该学生心猿意马;飞眼左右,低语暗议,则表示学生发现了什么或教师讲错了;眼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