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姜片虫临床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课件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 我国于1960年在广州检查了两具1513年的明代干尸,在其肠道中发现了姜片虫卵,可见4百年前。我国已有流行。
祖国医学对姜片虫早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中载有:“毒气侵蚀于脏腑,如病蛊住之家,痢血杂脓瘀黑,有片如鸡肝,与血杂下是也”。在治疗方面,中医也有宝贵贡献。如:中医很早就有用槟榔治疗姜片虫病的记载。;一、形态:
1.成虫
虫体肌肉丰富而肥厚,背腹扁平,前端稍尖,尾端钝圆,活时肉红色,死后灰白色,大小约20~75×8~20×0.5~3mm,有口、腹两个吸盘,口吸盘位于头端,腹吸盘紧靠口吸盘,呈“漏斗状”,为口吸盘的4~5倍大。消化系统同肝吸虫,雌雄同体。 ;姜片虫活体形态;2.虫卵:
椭圆形,淡黄色,大小
约130~140×80~85μm,壳
薄,卵盖小而不明显,内含
一个卵细胞和20~40个卵黄
细胞,是寄生人体蠕虫卵中
最大的。;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或猪的小肠上段,以肠腔内半消化食物为食。成熟产卵,卵随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 人为姜片虫的终宿主,猪为保虫宿主,中间宿主为扁
卷螺,水生植物(荸荠、菱角)为传播媒介。;生活史要点:
1.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2. 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猪
中间宿主:扁卷螺;传播媒介:水生植物
3. 感染阶段:囊蚴
4. 感染方式:吃入生或未熟的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
5. 致病阶段:成虫;姜片虫生活史;三、致病:
1. 机械性损伤
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和毒性作用,加之姜片虫腹吸盘肌肉发达,吸附力强,致肠粘膜发生炎症、充血、水肿,甚至溃疡。
2. 消化道症状
(1)轻度感染:可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度腹痛、腹泻等;
(2)中度感染:可出现明显的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浮肿和维生素缺乏等症状,甚至发生肠梗阻,典型的体征为:肠鸣音亢进
(3)重度感染:可出现消瘦、贫血、腹水、智力减退,甚至衰竭死亡。;四、实验诊断
病原学诊断 粪便中检出虫卵或虫体是确诊的依据。
(1)检查虫卵:常用直接涂片法,浓集法或水洗沉淀法。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颇相似,应注意鉴别。
(2)检出成虫:根据粪便或呕吐物中排出的成虫加以鉴定确诊。
2. 免疫学诊断
成虫纯化抗原或排泄分泌抗原作皮内试验、ELISA、
Dot-ELISA等。;五、流行:
姜片虫分布于亚洲东部及东南部的温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约有1千多万感染者。我国流行广泛而普遍。除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外的18个省、市、自治区广泛分布。
1.传染源:
患者、带虫者、保虫宿主(猪) 。
姜片虫的感染和流行与饲养猪关系密切,因有些农村地区,将猪圈盖在池塘边,猪的粪便作为塘内青饲料的肥源,青饲料又用来喂猪,从而在小范围内使姜片虫生活史各环节具全。故常在猪群内流行,使人易感染。; ;六、防治:
1.加强卫生宣传,注意饮食卫生:
生吃的水生植物要用流水洗净,削皮或用沸水浸烫后再吃。
2.加强粪便管理,改善猪的饲养:
(1)人畜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2)种植青饲料的塘内不可施新鲜的人或猪的粪便
(3)改善猪的饲养方式,猪应圈养;
3.积极查治患者、病猪:
(1) 中药:
槟榔、黑丑各半焙干后研末冲服,疗效显著,驱虫率可达100%。
亦可采用槟榔单剂煎服,效果也很好槟榔:该药的有效杀虫成分为槟榔素(麻痹虫体的神经系统,同时促进人体的肠蠕动)。
常将槟榔做成槟榔煎剂,即:槟榔80g:水=1:4浸泡12h,煮沸20分钟,一次顿服。或槟榔粉50g 温水一次送服
(2) 西药:
吡奎酮;六氯对二甲苯; 呋南丙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