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劳动安全刑事立法不足及完善.docVIP

论我国劳动安全刑事立法不足及完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我国劳动安全刑事立法不足及完善

论我国劳动安全刑事立法的不足及完善 刘超捷 (中国矿业大学 法学系 副教授) ? ?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摘 要】刑法作为安全生产法制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在遏制安全事故方面,担当着特殊的使命。目前我国劳动安全刑事立法存在着刑事责任主体规定不全面、实害犯量刑幅度偏轻、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罪状描述不当、危险犯刑事责任缺乏等诸多不足,因此,建议应完善刑事责任主体的相关规定,对非法煤矿企业和不具法人资格的私营煤窑能否作为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主体,有待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立法解释;应增加“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为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刑事责任主体;对个体小煤窑酿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的,应有明确的处罚条款提高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最高刑期,删除刑法第135条“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的限制性条件,增加侵害劳动安全权危险犯的处罚条款。 ? 【关键词】 劳动安全 刑事立法 重大责任事故罪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On Criminal Legislation on Labor Safety in China ? 【Abstract】There exist several deficiencies in Chinese criminal legislation on labor safety. For example, provisions on subject of penal responsibility are not complete, scope of sentencing of Verletzungsdelikte is somewhat lighter; facts demanded about Crime of Major Labor Safety Accident are not suitable, penal responsibility of Gefahrdungsdelikte is lacking. So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ovisions on subjects of penal responsibility be complemented, the tiptop of imprisonment terms of Crime of Major Liability Accident and Crime of Major Labor Safety Accident be increased, delete the restrict ? 【Key Works】labor safety, penal legislation, Crime of Major Liability Accident , Crime of Major Labor Safety Accident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⑴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仅煤矿行业2005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58起,死亡1739人,比2004年分别上升34.9%和66.6%。⑵ 特别是发生了4起涉难百人以上的煤矿安全事故1,伤亡极为惨重,影响特别恶劣。矿难猛于虎,已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痛定思痛,笔者认为,加强劳动安全2 立法和执法工作属当务之急,而刑法作为安全生产法制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惩罚侵害劳动安全犯罪、遏制劳动安全事故方面,担当着特殊的使命。 如何构筑好这道防线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探讨。 ? 我国劳动安全刑事立法分布在刑法典和一系列附属刑法之中,尚无相关的单行刑法。其中刑法典第二编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第134条和135条是处理劳动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刑法条款。3 附属刑法条款分布较广泛,主要有《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四部法律和《〈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关于严厉打击煤矿违法生产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之中。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劳动安全刑事立法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 一、刑事责任主体规定不全面,应对各类主体分别规定,使责任人各领其罪 关于侵害劳动安全权的犯罪,现行《刑法》规定在第134条和第135条,即“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其犯罪主体分别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和“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即分别为个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4。《刑法》本身没有对犯罪主体作进一步明确地界定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