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产者做决策时
學習目標 瞭解經濟學是有關稀少性資源配置的社會科學 瞭解選擇的五個核心概念 觀察家計與企業部門互動的三個主要市場 區別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 區別唯善與唯真之論點 學習目標 瞭解機會成本與生產可能線之意義 瞭解邊際概念乃是理性決策之核心 區別經濟制度之類型 解釋私部門如何形成經濟決策 描述競爭如何改善私部門的效率 指出市場機能為何失靈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什麼是經濟學(Economics)? 研究在資源有限但慾望無窮時,人與社會的經濟行為並進而評斷其結果得失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資源稀少性與限制下選擇 什麼是經濟行為? 經濟行為就是選擇的行為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資源稀少性與限制下選擇 為何必須做選擇? 因為資源的稀少性(scarcity) 稀少或有限,並不是數量的概念,而是相對於人類的慾求(wants)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資源稀少性與限制下選擇 經濟資源(economic resource) 必須付出代價才能取得的資源 免費資源(free resource) 無須付出代價即能取得之資源 免費財(free goods) 不具稀少性的財貨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資源稀少性與限制下選擇 為何能做選擇? 因為資源的多用途性(alternative uses) 經濟學就是在研究財貨與勞務的生產、交換、分配與消費的行為科學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五個核心概念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兩個部門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三個主要市場 產品在兩個部門之間或之內的交易是在產品市場(product market)中進行 企業部門從勞動市場(labor market)中取得勞動者服務 企業部門在資本市場(capital market)中取得購買生產要素之資金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兩個部門與三個主要市場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經濟學的內容 以研究對象加以區分 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 以個別的經濟單位如個人、家庭、廠商等為研究對象,研究其如何進行生產與消費,這其中包括在不同的市場結構下數量與價格的決定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經濟學的內容 以研究對象加以區分 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 以總合的經濟群體包括家計與企業部門、政府、中央銀行為研究對象,討論國民生產、就業、物價、貨幣、匯率與利率之決定與其間之因果關係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經濟學的內容 以研究性質加以區分 唯真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s) 又稱實證經濟學,是以客觀的態度來研究實際的經濟現象或對未來做預測,只就事情本身剖析事理的邏輯性,並不做是非好壞的主觀價值判斷 1.1 經濟學的意義與內容 經濟學的內容 以研究性質加以區分 唯善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 又稱規範經濟學,是以分析者主觀的價值標準,對任何經濟決策的選擇,尤其是針對公共政策討論其合理性與可行性,分析其利弊得失,旨在求其盡善 1.2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合理的假設 假設(assumptions)是為了簡化現實的複雜性,它不是去違背現實,而是為了研究與分析的目的,創造出一個較為單純的環境 1.2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正確的推論 理論可以用來研究或驗證事實,觀察的現象亦可以「直覺」來解釋,但是直覺或經驗的法則來解釋先後發生的現象,常易產生推理上的謬誤 1.2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常見的推理謬誤 合成謬誤(fallacy of composition) 誤將個體反應的現象,視之為整體亦屬必然 分割謬誤(fallacy of division) 誤將整體方為正確的事,用之於解釋個體的行為現象 1.2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常見的推理謬誤 因果謬誤(fallacy of false course) 指觀察到先後發生的現象,就以為兩者間存在一者為因,另一為果的印象 1.3 機會成本、生產可能線與理性抉擇 機會成本 就是選擇的一種取捨(trade-offs)關係;將資源用於某一用途時,該資源可用於做其他用途中最有價值的那個代價 1.3 機會成本、生產可能線與理性抉擇 經濟學的基本問題架構圖 1.3 機會成本、生產可能線與理性抉擇 生產可能線(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PPC) 一個經濟體系,在一定的時間內,將所有可使用的固定資源,做最充分有效的運用,在現行的生產技術下,所能產出的兩類產品之最大產量組合之軌跡 充軍苦還是從軍樂? 核心概念 機會成本 經濟效率 1.3 機會成本、生產可能線與理性抉擇 生產可能線(PPC)的基本條件 1.3 機會成本、生產可能線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