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试验x光衍射系列试验初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物理试验x光衍射系列试验初稿

X光衍射系列实验 课程:近代物理实验I 姓名: 陈辰 专业:06物理学 学号:06300190004 摘要:本实验较为全面地覆盖x光衍射系列实验,对x光与物质作用的性质做了相对深入的研究。同时,详细地阐述如何通过不同波长的吸收性质来测量Compton效应中X射线的频移。在测得透射率随波长的变化曲线后,通过对透射率的判断寻得最佳散射角,最后对于实验误差形成的原因做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x光谱随U与I的变化 NaCL与LiF晶面间距 衰减系数与厚度关系 衰减系数(原子吸收截面)与波长关系 Plank常数 Rydberg常数 Compton效应 U与I对x光谱线的影响 (1) U对x光谱线的影响 谱线具有以下特点: (1).U=20kv时只有连续谱,当大于25kv时,有特征谱产生,特征谱波长不随U变化,辐射波长0.063nm, 辐射波长0.071nm。 (2).U增大时各种波长射线的相对强度相应 增高。 (3). U增大时短波限波长减小。这是因为,电子韧致辐射的能量极大值为eV, 即: ,由此可见与V成反比。 (2) I对x光谱线的影响 谱线 谱线以下特点:P6.3.3.2 蓝皮P3 (1).I增加时,各波长射线的相对强度增大。 (2).I变化时,不变。 参考文献,得到光强i~V,Z,I的经验公式: 实验中计数率R与I成正相关,虽然具体关系不明,但是由图中仍可清晰地反映上述规律。 NaCl与LiF晶面间距 X光在晶体表面衍射,由Bragg公式: (n:衍射级次,a0:晶格常数d:晶面间距) 实验结果如下表: Line n 1 0.111 62.9 0.155 62.3 1 0.127 71.7 0.174 69.9 2 0.225 126.9 0.132 125.8 2 0.252 142.2 0.350 141.0 3 0.337 190.1 0.469 189.1 3 0.378 213.1 0.527 212.2 对1、2、3级次作直线结合: NaCl 测量结果:a0=563.1 文献值: a0=564.02 LiF 测量结果:a0=403.3 文献值: a0=402.70 此处未直接求平均值,而是用直线拟合,结果相对较为满意。 3. 衰减系数系列 (1) 衰减系数与厚度关系 X射线在吸收介质中衰减,满足Lambert’s Law: (: 衰减系数 T: 透射率) 调整在00到600间每隔100变化,扫到的吸收片厚度分别为0.0,0.5,1.0,1.5,2.0,2.5,3.0 mm,记录计数率R,并计算lnR。 指数拟合: 可做直线拟合: 指数拟合:, 不确定度R2=0.99706 直线拟合: 不确定度R2=0.977 从直观的符合程度以及不确定度来看,指数拟合更优。但是两种拟合方式结果均不理想,仔细观察指数拟合图,发现尾部的一个点“沉降”,虽然个人认为厚度的变化应该不会导致衰减系数突变,但是也有可能有其他原因尚待讨论。 (2) 原子吸收截面和的关系 衰减系数由两部分构成,为散射系数,为吸收系数,对三者作“微观化”处理,将其归结到原子层面,有: 由以上三式,有: 其中,可由估算,代入: ① 式①便为的估算式。 本实验可以测得透射率T, ② ②代入①,得: ③ 就由式③出发,按以下logic展开: 测量结果 Cu: A=2.650.04 Zr: A=2.270.07 4. 应用 常数的测定 (1) Plank常数的测定 对于固定电压,x光连续谱有特征短波限波长,有Duane-Hunt relationship: , 推导如下: U从16-34V变化,间距2V,作图像: 用软件读出横截距,: 由直线斜率k: (2) Rydberg常数的测定 当超过一阈值,也即时,吸收系数会发生突变, 如图所示: 定义发生突变的为吸收边,有Moseley’s Law : (R为Rydberg常数,Z为原子序数,为k壳层屏蔽系数,即有的电子被其他壳层所吸收,为被k壳层所感知。) 实验通过更换Z不同的材料,寻找透射率T发生突变的,作直线拟合,从而得到R与 (i) 分别使用In,Ag,Zr,Mo寻找: (II) 直接从软件左下角读数: Rydberg常数 测量结果: 文献值: 相对误差: 壳层屏蔽 测量结果: 文献值: 相对误差: 5.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