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7-5.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7-5

遇见更好的自己 ──小学生“挫折”应对策略讲座 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 张同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17-5 最近一个小视频很火,画面中,小女孩梨花带雨,撅着小嘴特别委屈地对爸爸说,“你有一个缺点——老是让我不开心。” 爸爸可不示弱,回应她,“如果不在家里锻炼锻炼,多遇到点不开心的事情,你这样的抗挫折能力……以后长大了,离开爸妈了就完蛋了,所以要经常让你不开心。有没有道理啊?” 小姑娘禁不住翻了个白眼,说“我可不认同”,还补了一句,“小孩要是老不开心,就会得一种不开心的病,那样就不能健康长大了。” 反映了一个父母们普遍认可的道理: 不趁小经历点挫折,将来怎么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应对人生挑战? 而且还有理论依据: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失败乃成功之母 这种观点真的正确吗? 情景一: 物质生活好起来后,很多家庭开始推行“挫折教育”。而主流的挫折教育,就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故意”制造点挫折,通过让孩子不断尝试失败,来激发其潜能。 央视主持人董卿就是个从小接受所谓的“挫折教育”长大的孩子。她曾在北京卫视《BTV秀场》对她的专访中,提到了父亲在她童年时期的极端严厉: 不能照镜子,不让妈妈给我做新衣服穿。因为“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 主动承担家务,每天刷碗、擦地。中学以后的寒暑假,都去勤工俭学,因为要磨练意志。15岁那年,我第一天到宾馆当清洁工,十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那种席梦思床垫,特沉,我两个手抬都抬不动,还要一手抬着床垫,一手迅速地把床单塞进去,然后再把四周叠成平整的90度角,一上午只干了两个房间,别人都去吃饭了,我还在那儿傻乎乎干着。父亲只告诉我要坚持,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天没亮就去跑步,每天要跑一千米。一个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习得性无助”:形容一种因为反复的失败而造成的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心态。 ——塞利格曼(心理学家) 正在毁掉孩子的自信,把孩子推到了父母的对立面, 让孩子失去自信之余,也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 可能有人要说了,“要不是父亲这般压力,有董卿出头的这一天吗?”这是个可怕的反问,因为它用董卿成名的光环,掩盖了她儿时几尽残忍的经历,掩盖了千千万万个最终没能像董卿这般崛起的孩子。 董卿就曾说,自己心理上最难以接受的,是爸爸对自己永远都不满意。 “我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饭。因为一家三口每天聚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也就吃饭那点工夫。一上桌,他就开始唠叨,你这个怎么怎么样,那个怎么怎么样,我经常是一边吃饭一边哭。我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我爸出差了,乐得手舞足蹈,总算有两天能看不见这个人了。” 真正的挫折教育教育是什么? 让孩子积极处理生活烦恼 真正的挫折教育,从来都不需要主动去制造困难,因为孩子的生活中,已经有无数烦恼了,如果能引导孩子正面积极地把这些问题都搞定,已经是大功一件。 “赢只是一种可能” 懂得提前管理自己的期待值,才不会当事情一不符合自己的要求,遭遇了点小麻烦,就觉得天塌了下来。 有考试就有可能不及格;有朋友就有可能被排挤;听讲了就有可能会忘记老师说过的知识点;好不容易组织一次的野餐,有可能因为下雨而取消;畅销的玩具,就有可能卖光…… 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画饼,比如参加一个运动项目,就先描述一遍以后他们参加比赛时如果赢了会有多风光……但这时候,和孩子说清楚,“赢得比赛只是一种可能,受苦受累却是一种必然”就很有必要,就算到时候目标没有实现,他们也不会感到失落或者被欺骗。趁着这个时候,你还能告诉他们,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留出消化挫败感的时间 和前面提到的“管你高不高兴”式的父母相对应的,有另一种家长,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身边,安慰他们,其实,留足时间,给孩子自己消化挫败感至关重要。 下次当孩子哭着向你诉说某件事情的时候,记得先问他们:“当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然后问他下次能采用什么方法来改变这种情况。让孩子真正地思考起来,他们才能想出更多的解决方案。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的想法,否则你会打击TA解决问题的热情和创造力。 “你真聪明”VS“你真努力” 有这么一个实验:研究人员让400个五年级的孩子完成一份较难的拼图,由于拼图难度太高,两个组最终都没能完成。然后,研究人员又让孩子去完成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