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效果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效果理论

第一节 传播效果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节 “宏观效果理论”的各 种模式的假说及研究 一、 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1.双重含义: ⑴ 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⑵ 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 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传播效果概念的上述双重含义,构成了这项研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重要方面: ⑴ 对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主要研究具体传播过程的具体效果); ⑵ 对它的综合、宏观过程的考察(主要研究综合的传播过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 ( 4)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评价重要意义:   ●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的作用;   ●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 * 第十章 传播效果理论 1、理解传播效果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2、把握形成传播效果的因素; 3、评析相关传播效果研究理论。 第十章 传播效果理论 第一节 传播效果 2、 传播效果划分的3个层面 (1)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指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 (2)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指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 ( 3)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指以上的情绪或感情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3、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划分的3个层面 (1)环境认知效果; 现代社会,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与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换句话说,大众传播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 (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大众传播在报道的新闻和传达的信息中,通常包含着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的价值判断。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大众传播具有“地位赋予”功能,一种行为如果得到传媒的广泛报道和传播,往往会成为一般人学习或仿效的对象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各种分类 1.从时间上分:短期效果、长期效果; 2.从传播者意图上分:预期效果,非预期效果; 3.从效果性质上分:积极(正)效果、消极(负)效果、逆反效果; 4.英国学者P.戈尔丁按时间和意图的组合将大众传播效果分为四种类型: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课题领域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的研究——考察传播者的性质、传播者在信息采集、筛选加工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传播者的信誉度与权威性等对效果的影响。 (1)主体的把关与效果定向的含义   ●“把关是传播者发挥对传播效果的定向作用的重要机制;   ●传媒(即传播主体)选择提供什么信息决定着受众瞩目的焦点和范围,规定着传播效果发生的性质和方向; (2) 信源可信性的效果研究的内容   ●人们首先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   ●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 A 传播者的声誉; B 专业权威性。 (3)“休眠”效果研究的内容   ●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种现象,称为“休眠”效果。 ●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的研究——考察内容的主题、观点、价值取向等信息内在因素与传播的关联。 3.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的研究——考察讯息载体或象征符号的意谓、功能和效果的特性。 4.传播手法与传播效果的研究——传播手法指的是唤起受传者注目,引起他们的特定心理和行动的反应,从而实现说服或宣传之预期目的的策略方法。 包括以下主要传播技巧研究: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的研究内容   ●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   ●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 (2)“明示结论”与“寓结论于材料之

文档评论(0)

yx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