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吹响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

吹响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一线教师如何如何理解、怎样推进“课堂革命”? 原创2017-10-26陈如平徐明马金平 HYPERLINK /s?__biz=MzA5NDE2MDY3NA==mid=2649941770idx=1sn=5c0e6842f49fb05ec14d1b0cece5865bchksmf231c5153b9cfdd9b1ee1f5331adeab5e85e6e433f4fca9d26f37d1e3678534e245mpshare=1scene=23srcid=1029j5sit8uToGw3GRWa7ybG \l # 导?读 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日前,教育部长陈宝生撰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革命”这一概念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热议。 有人认为,这一论述吹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如何理解、怎样推进“课堂革命”?看看教育专家、一线教师怎么说。 专家视角 厘清课改的四个问题 陈如平 开展课堂革命首先需要明晰:要明确“为什么革命”,要清楚“往哪儿革命”,要明确“为谁而革命”,要清楚“该怎么革命”。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教育改革关注的核心领域。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我国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这种变化与理想中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差距,与期待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太匹配,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具有改进空间。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攻克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成为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陈宝生部长关于“课堂革命”的论述,展示了在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教育人直面问题、敢于担当、精准识别教改突破口的智慧,以及攻坚克难、真刀真枪、敢啃硬骨头的决心。 但是,课堂革命不是朝夕之事。它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既要有理念层面的革新,也要有实践层面的探索,还需要制度上的保障。因此,开展课堂革命首先需要明晰以下几个问题: 要明确“为什么革命”。首先,它是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的要求。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标志着课程改革由全面实施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和核心工作。其次,全面深化课堂改革是顺势而为,符合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学校层面的教学改革。日本2002年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和发展个性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芬兰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前几年芬兰明确提出“基于现象的教学”这一新概念,主要将以多学科、基于现象、基于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再次,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课堂教学呈现出新样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原住民”的增多,传统的课程边界、学校边界以及求知边界被打破了,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人人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初见端倪。这些因素都促使课堂教学不得不改。 要清楚“往哪儿革命”。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教育改革进程本身向前推进提出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对当前课堂革命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其中,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宏观描述,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对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的微观定位。两句话放在一起,完整地体现了课堂革命的方向。 要明确“为谁而革命”。课堂革命毫无疑问首先是为学生而“革命”。它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基本取向,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把学生置于课堂的最中央,为学习者提供多样、灵活、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次,课堂革命要为教师而“革命”。“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教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主力军,然而也常常成为教育改革的“弱势群体”。课堂革命必须要改变教师被动接受的局面,在改革过程中既要为教师“松绑”,也要调动教师的参与性,提高教师的获得感。再次,课堂革命要为学校而“革命”。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学校在改革中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方面要积极投入教育改革浪潮中,为改革铺路搭桥,另一方面还要应付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检查,以及来自社会、家长对于升学的期许,这些都无形中让学校扮演着“黑脸”的角色。因此,必须减少名目繁多的评比,不按分数给学校论资排辈,要为学校“降压”,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增强学校对课堂革命的认同感。 要清楚“该怎么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