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厢记的语言魅力 毕业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西厢记的语言魅力 毕业论文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浅析《西厢记》的语言魅力 姓 名: 学 号: 学习中心: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二〇一二年 三 月 毕业论文承诺书 提示:根据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写作的规定,如发现论文有抄袭、网上下载、请人代写等情况,毕业论文一律不及格。同时取消学士学位申请资格。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可申请重写一次,并按重修缴纳费用。 本人承诺:本人已经了解北京语言大学的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本人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整篇论文除了文中已注明出处或引用的内容外,绝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 签 名:___ ___日 期:_2012年3月1日___ 目 录 HYPERLINK \l _Toc引 言 PAGEREF _Toc \h 2 一、《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精湛性 (一)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和精湛性3 (二)《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略见一斑2 二、《西厢记》语言艺术的文采性 (一)西厢记语言特色朴素无华,自然流畅3 (二)西厢记十分注意修饰词语,有很好的修辞技巧2 结论 2 主要参考文献3 摘 要 元代戏剧大师王实甫的《西厢记》,重点在于宣扬“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主题,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使作品形成了所谓“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它那秀丽华美的语言艺术,真可谓“妙趣横生,美轮美奂”。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西厢记》是我国元代的一部巨作,堪称文学史和戏曲史上一流杰作,它诞生于元代,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和精湛优美的艺术性为这部作品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的喜爱。作品里描写的崔张爱情故事简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它那璀璨优美的语言艺术,更令历代各阶层人土。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出现,作者王实甫自然而然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这位来自社会平民阶层的人士与当时另一位戏曲大师关汉卿齐名他们的作品不仅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而且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俗语,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一气呵成.创造了文采精湛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所谓“文采派”的最杰出的代表。 关键词:艺术语言 丰富精湛性 文采性 浅析《西厢记》的语言魅力 引 言 本文拟就《西厢记》里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语言艺术,浅述二三,管窥之见,弊陋在所难免. 一、《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精湛性 所有读过《西厢记》的人都觉得这部剧作的语言文字很美,让人有一种感觉,就好像走进一座神奇的语言艺术殿塔,异彩纷呈,目不暇接,如金似银,叹为观止。这部剧作包涵着多种不同风格的艺术语言,而又不留雕琢痕迹地融合为一体,浑然天成。所以,研究《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我们首先应当注意到它语言艺术的丰富性和精湛性。 (一)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和精湛性 剧作中有雄浑豪放的曲辞: “九曲风涛何处显?……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弯箭乍离弦。” (第一本第一折) 这里把九曲黄河写得何等有气魄,磅礴袭人,一泻千里。剧作中也有秀美华丽的小词:“[中吕][粉蝶儿]风静帘闲, 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亦台高,金荷小,银镇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第三本第二折) 这里洋溢着美好流畅的诗一般的气氛。 剧本中也不乏风趣幽默的话辞,请看《拷红》一折(第四本第二折)中一段唱 [鬼三台]夜坐时停了针绣,共姐姐闲穷究,说张生哥哥病久,咱两个背着夫人向书房问候。 (夫人云)问候呵,他说甚么? (红云)他说来,道‘老夫人事已休,将恩变为仇,着小生半途喜变作忧’。他道‘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 (夫人云)他是个女孩儿家,着他落后怎么? (红唱) [秃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这是一段是十分精彩的曲白,尤其是红娘十分可爱的“供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红娘的聪慧可人和老夫人的无可奈何,喜剧效果很突出。 (二)《西厢记》语言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