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4《古代经济政策》课件(人教版必修2)—湖南师大附中内部资料.ppt

历史4《古代经济政策》课件(人教版必修2)—湖南师大附中内部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授课人:刘丽珍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1)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封建社会主要的三种土地所有制: (3)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土地兼并: (4)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二、 “重农抑商” 1.含义 2.目的 3.表现 4.评价 三、 “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清两代的“海禁” 2、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 1.(2007海南)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 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广州十三行 2.(04全国卷)清代广州的“公行”是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生产力低下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以国有为名的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实质: 性质: 名称由来:耕地划成方块状形同井字,故称井田 土地国有制? 2.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 内容: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即周王所有) ②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受封贵族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同时向国王交纳赋税。受封者还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③土地由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1)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政治环境) 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 各国税制变革,承认土地私有 过程: 生产力发展→私田增加→井田制日趋瓦解 →各国变法与改革,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如:春秋晚期(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战国(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原因 ①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②小农土地私有制:自耕农也占有一定的土地。 但农民占有的土地比例很小。 ③国家土地所有制:即封建国家控制的土地,将其分配给农民使用,农民纳税服役。 (2)封建社会主要的三种土地所有制: (3)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土地兼并 含 义: 根 源: 影 响: 抑制措施: 指农民的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 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买卖转让 政: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经: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①北魏至唐朝:实行均田制; ②明清: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税 这些措施能否真正阻止土地兼并?为什么? (4)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概念: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 发展历程: 战国:产生 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现象普遍 宋代:日益普遍化,多采用契约地租形式。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 明清:进一步发展 影响: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促进农业发展 (2005天津文综)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的目的是 A. 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 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 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 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1.含义: 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2.目的: 发展农业生产,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 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西汉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 明清固守 “重农抑商”政策 4.评价 积极: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封建社会初期巩固了新兴的封建制度 消极: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封建社会晚期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二、 “重农抑商” 什么叫“重农抑商” 政策? 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重农抑商”? (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个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雍正帝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理由是什么?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清两代的“海禁” 含义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