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言语交流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家校圈.docVIP

浅析非言语交流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家校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非言语交流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刘正伟 自从人类有了师生关系,语言便成了教学交流的“工具” .师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的正确运用一直是教育界努力研讨的问题。要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富有逻辑性、条理性、准确性和启发性的语言尤为重要,对教学获得 成功非常关键。 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交际性。所以语文教学要注意“四会”能力和谐发展,重视交际应用和坚持精讲多练。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一个人的正常注意广度为5到9,也就是说,当注意对象的数量超过9人以后,人们往往难以清楚地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把课堂2/3-3/4的时间留给学生,要尽量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保证学生语文课堂活动的参与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 练习。在这样的原则下,面对过大的班级、紧迫的课时,又必须保证学生实践的时间;既要运用能使学生的脑细胞活跃起来、体现教师职能的教学语言,却又不能让教师的语言从计划学习活动、安排学习情境乃至整个地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怎么办?最佳的办法是简化教师的教学语言。本文试从非言语行为交流的角度谈其对简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一、非言语交流的内涵及其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非言语交流,是指除言语交流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对于信息发出和接收者都具有潜在信息价值或意义的刺激。非言语交流包括身势行为、手势行为、面部表情、交谈时的身体距离、沉默语行为、声音、语调、音量、强度、停顿、犹豫(语调、音量、强度、停顿、犹豫等又称为非言语交流的副语言系统)、绘画、图像、衣着打扮和人体姿态、实物标志。这些非言语交流都可以用作交流信息,传达思想,表达感情、态度等等。[1] 人际间可以通过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进行交流。使用言语交流是人们生活的常识。但使用非言语交流同样可以表达思想,人类的祖先在使用言语之前很早就知道使用非言语交流来进行交际。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言语传递的信息仅是一小部分,非言语交流传递的信息要丰富得多。一项研究表明:平均而言,在两个人交流时,语言对互动情景的意义表达不到35%,另外65%的意义都是通过非言语的方式来表达的。[2]美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比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于1968年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 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3]最保守的估计是,在某个情境中,35%的信息是由言语传递的,其余65%的信息是由非言语传递的。而且,非言语交流在情感和态度的表达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它既可以独立表现意义,也可以对言语交流表达的意义进行补充。所以,我们应该深信,人们足有一半以上的信息是由非言语交流来传递的。 在学校环境中,用于教学的非言语交流可以从许多方面对教学起着特殊的辅助作用。这些方面包括:1、师生的行为表现;2、回应与强调;3、态度与感情;4、对学生对话的引导和控制;5、课堂控制;6、身心发展;7、智力开发。据 此,非言语交流形式在语文教学中可资利用的东西也不少:它们既可以帮助教师传情达意,又可以帮助教师减少课堂赘言、简化讲解,给学生腾出练习的时间;非言语形式的直观性和表演性还可以激活学生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教学,使师生在课堂交流的动态过程中相互传递接收信息,相互沟通、双向活动;此外,非言语交流与言语教学相。辅相成,还可以起着强化语言教学的作用。 二、优化语文教学过程的非言语交流 可用于语文教学的非言语交流包括身势行为、手势行为、面部表情、实物演示等等。有些专家学者把前三者归属于“主观手段”,指的是传递者用自身的器官传达信息;实物演示则属“客观手段”,指的是人们借助身外之物—器具、具、物品等等来传递信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赞同这样的分类,而且认为语文教师将这些交流引入语文教学时,不应该只满足于发挥其传递信息的功能,还应该在利用这两个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情感、简化教师的冗赘解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方面下功夫。 1、身势行为。身势行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对状态、位置、距离的静态无声音交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一位教师的音容笑貌,外表修饰,举手抬平,手不乱摸,腿不乱抖,站得稳,走得平,不龙钟,不轻佻”,[4]稳重端庄,落落大方是对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应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课堂中的站立有助于教师的表情、动作的发挥和阐述教学内容。教师笔直地站在学生面前,就有了无声的指令和无形的威仪。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中适当地走动,兼顾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交往;必要时还应让学生围坐成半圆形,教师从讲台走到学生圈 内参与学生的讨论,这比光是稳立或稳坐在讲台前更能提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安定感”o教师也可以用一些象征性的身姿表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