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ZnO薄膜晶体管制备和特性研究
ZnO薄膜晶体管制备和特性研究
摘要: 通过原子层沉积法制作底栅型ZnO-TFT,并从衬底温度,氧化锌层厚度以及退火温度几个方面,分析对器件输出特性,转移特性和开关比的影响。
关键词: 氧化锌薄膜晶体管;氧化锌层厚度;退火温度;迁移率
中图分类号:TB3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920111-01
0 引言
纳米氧化锌由于颗粒半径小,比表面积大,与普通氧化锌材料相比显示出许多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具有普通氧化锌材料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能和新用途。纳米氧化锌在航天、电子、冶金、化学、生物和环保等领域中展示了十分广阔、诱人的应用前景。
1 实验
1.1 氧化锌薄膜生长
1.1.1 氧化
干氧氧化的氧化层生长机理是:高温下的氧分子与硅片表面的Si原子反应,生成SiO2起始层,其反应方程式为:
Si+O2=SiO2
设置氧化炉温度为1000℃。将单晶硅洗片,利用HF:H2O=1:9溶液,浸泡5分钟。再用氨水:过氧化氢:水=1:2:8溶液浸泡15-20分钟,90℃环境下。最后用氯化氢:过氧化氢:水=1:2:8溶液,浸泡15分钟,90℃环境下。干氧3小时,氧气流速1L/min。
1.1.2 氧化锌生长(ALD)
氧化锌的来源为二乙基锌和水,反应如下
Zn(C2H5)2 + H2O = ZnO +2C2H6
(详细方程式为络合反应,方程如下:
ZnOH*+Zn(CH2CH3)2→ZnOZn(CH2CH3)*
Zn(CH2CH3)*+H2O→ZnOH*+ C2H6)
使用原子层沉积系统为芬兰Pocosun Oy公司/R-75,原料分别为二乙基锌和水,DEZ(L)的温度为19℃,H2O(L)的温度为18℃。输送气流分别为150sccm,200sccm。PULSE TIME为0.1s,PURGE TIME分别为3.0s和4.0s。
分别沉积6组实验片:
衬底温度150℃ 500cycle(60mn)
衬底温度200℃ 500cycle(60nm)
衬底温度250℃ 500cycle(60mn)
衬底温度250℃ 417cycle(50nm)
衬底温度250℃ 333cycle(40nm)
衬底温度250℃ 250cycle(30mn)
取出实验片后观察,温度越高,氧化层厚度越薄,则颜色越发金黄。
1.2 ZnO-TFT的制备
1.2.1 自然解理
分别将六组十二片实验片解理成若干数量小片。
1.2.2 退火优化
设置氧化炉温度为300℃,通1L /min氮气进入氧化炉,将衬底温度150℃,500cycle(60mn)和衬底温度250℃,250cycle(30mn),退火一小时。设置氧化炉温度为400℃,通1L/min氮气进入氧化炉,将衬底温度200℃,500cycle(60nm);衬底温度250℃,500cycle(60mn);衬底温度250℃,417cycle(50nm)和衬底温度250℃,333cycle(40nm),退火一小时。 设置氧化炉温度为500℃,通1L /min氮气进入氧化炉,将六组实验片各取部分,退火一小时。
1.2.3 真空镀膜
使用DM-300B型镀膜,将真空度降到2×10-3Pa,让铝丝充分蒸发。
2 性能测试
2.1 退火温度对氧化锌层粒径的影响
未退火时平均直径为31.1nm,400℃退火时平均直径为36.7nm,500℃退火时平均直径为47.2nm。可见,随着退火温度越高,氧化锌层形成的颗粒粒径越大。
表面截图如下:
2.2 衬底温度,氧化锌层厚度以及退火温度对器件输出特性,转移特性和开关比的影响
器件的迁移率可以用饱和区曲线求得:
ID=ueffCox(VGS-VTH)2
(|VDS||VGS-VTH|)
得出迁移率公式为:
Ueff=2LID/WCoxVGS2
W为沟道宽度,L为沟道长度,对于大管来说W=2cm,L=100um,W/L=200。对小管来说W/L=100,Cox=34.5nf/cm2。
开关比公式为:IDmax/IDmin
分析1,2两组数据,器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迁移率上升,阈值电压下降,开关比下降。由于退火温度与时间有利于去除缺陷,所以温度的上升导致了粒径变大,进而迁移率上升。
分析2,3两组数据,器件衬底温度的升高,阈值电压的升高,开关比的下降。由于衬底温度升高,二氧化硅在氧化时形成的层较厚,影响了沟道与栅极的电荷感应,所以低阈值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