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HEL模式对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效果观察
SHEL模式对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SHEL模式对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完善用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方法 对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实施SHEL模式前后1年,即正常组(2011年,实施SHEL模式管理的前1年)和实验组(2012年,实施SHEL模式管理的后1年)发生的高危药品差错事件进行比较。 结果 正常组门诊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事件发生的次数高达31次(0.1440%),相比于实验组仅2次(0.0091%),显而易见实验组发生药品发药差错事件的概率要少得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合理科学地运用SHEL模式对门诊药房高危药品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门诊药房高危药品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SHEL模式;门诊药房;高危药品;差错事件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1-0126-02
随着社会、科学的快速进步,医学也随之突飞猛进,从而大量的各类药品也在大规模地涌现和使用,这也导致了门诊药房高危药品差错事件的频繁出现。药品是直接关系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容不得半点差错。正是鉴于此,我们才更应该加强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为广大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有利的保障。我院运用SHEL模式对门诊药房高危药品进行管理,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实施SHEL模式前后1年设定为正常组(2011年,实施SHEL模式管理的前1年)和实验组(2012年,实施SHEL模式管理的后1年)。通过门诊部出库明细查询得知,正常组全年配发高危药品21 532次,发药差错事件发生31次,具体包括胰岛素类降糖药品15次、高浓度电解质制剂6次、细胞毒性药品4次、抗凝剂4次、造影剂1次、抗心律失常药品1次;实验组全年配发高危药品22 075次,发药差错事件发生2次,具体包括胰岛素类降糖药品1次、缩宫素药品1次。两组其他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别(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本文正常组发生的31例发药差错事件进行整理分析,包括药品差错的类型、发药差错的原因、发药人员的素质考核等。综合各方面的原因,运用SHEL模式来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医护工作人员发药差错进行理论的解剖,如护士的专业和素质考核、发药环境的考察、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等。通过所有原因的整理分析,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措施,将其运用到实验组,最终实验组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事件仅仅发生2次。再来总结归纳其原因,将其纳入下一个循环的制度中去,进行改善优化,从而达到高危药品差错事件零发生率的目的[1]。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分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门诊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事件发生情况
正常组门诊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事件发生的次数高达31次(0.1440%),实验组仅2次(0.0091%),实验组发生药品发药差错事件的概率要少得多[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门诊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事件发生情况的对比
2.2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正常组的31次药品发药差错事件中,由护士的专业或素质而引起的占19.35%(6/31)、由发药环境引发的占32.26%(10/31),由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引发的占22.58%(7/31),其他因素引发的占25.81%(8/31)。实验组的2次分别是由发药环境和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问题而引起。通过观察分析,必须找出此中的原因所在,并要寻求到其有效的解决方法,才能为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保障,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n(%)]
3 讨论
对门诊高危药品(也称为高风险药物和警讯药物,high-alert medications)[5-8]的管理应从几个方面入手:①强化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素质,在没有实施SHEL模式前,发生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事件与护士的专业或素质有极大的关联,必须定期对护士进行相关的培训,主要围绕理论知识、药学专业、日常要点、医患交流展开,尤其是新人;②工作环境的科学化,发药柜台的合理性,以免错拿的情况发生,再设立高危药品的专门柜台配以醒目的标示,科学搭配药学人员,每个班口都必须要有经验丰富的老人和主管药师,再配以数名仅有尚不成熟或新人之类的,发放药品时须得两人以上签字(必须有一人是药物主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ROOT ZX电子根管测量仪测量根管临床观察.doc
- RORWA在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中应用.doc
- Rothmund―Thomson综合征责任基因RECQL4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doc
- ROS环境下机器人仿真模型构建方法研究.doc
- Rough集在基于异常入侵检测系统中应用研究.doc
- RouterOS在中小企业中应用.doc
- RouterOS带宽控制技术在公共机房应用.doc
- Routeros网络分析工具在局域网中应用.doc
- RouxenY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应用.doc
- Roux―en―Y与Roux―en―Y加远端空肠储袋法应用在胃癌全胃切除患者中预后对比分析.doc
- SHEPWM算法在三相两电平逆变器降低电压THD中研究.doc
- Shibboleth系统在欧美资源共享联盟应用比较.doc
- Shibor推出意义.doc
- Shikani可视喉镜与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对颈椎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影响.doc
- SHIP2在放射线处理后喉癌Hep―2细胞中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中作用.doc
- SHOFU抛光系统对前牙纳米树脂美容修复结果影响.doc
- SHL10―1.57―AⅡ2型燃煤锅炉改燃水煤浆实践.doc
- SHRM作用机制新框架.doc
- SHRM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doc
- shRNA干扰蛋白激酶D2基因提高Tca8113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研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