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王城——新寨考略-苗人网.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苗王城——新寨考略-苗人网

“苗王城”考略 吴颖建 一、绪论 近几年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的“苗王城”,引起了国内诸多学者潜心关注。其修建的确凿年代至今无法考证,到了明朝永乐三年七月初四(公元1405年7月29日)“设……各野为答意长官司……①”,后经几个苗族起义军领袖的精心修建,到清朝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苗民归入版图”后,才停止修建。 “苗王城”占地4平方多公里,用岩料12万多立方米,有11道城门,11条巷道,每条巷道共用一道大门,大门用厚实的木板镶成,大刀、斧头、长矛无法劈开;巷道内每家每户各自拥有自己的龙门和后门,并且相互连通,可步步为营、层层把关、“歪门邪道”,酷似一个八卦迷宫。苗王城地势险峻、山水秀丽,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关专家考察后,一致认为:此城设计“既能攻、又能守、也能退”,是一个具有相当军事构筑工事水平的军事城堡,是民风民俗保存得比较完整、体现得比较充分的苗乡建筑工艺品,是全国保护得较好的苗王城,有很高的观赏、保护和旅游价值。其建筑结构、以及建筑布局中体现出来的军事价值、可以重现几百年前的战争历史。 二、“苗王城”的简史 “苗王城”就地,原来叫新寨,当地苗语叫Deb gheud xanb,翻译成汉语近音是“德高宪”。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自尧、舜以降,“三苗”被武力赶出中原之后,商、周时又屡次用武力征伐,继续往西迁徙,到秦汉时期,僻处在武陵山区的大部分苗族,发展迅速。到了隋朝,经世世代代的勤奋耕作,生产力不断发展,人口日益繁衍,聚居在湘、黔边境的苗族曾长期生活在“无君长”、“不遵礼制”的社会里。宋朝中叶、中央王朝委任一些苗族头人代行管理之职,实行羁縻统治;元初,蒙古大军进入五溪流域,苗族头人纷纷纳地归服,成宗大德年间在腊尔山西麓设答叶溪长官司(又称苗民长官司)。明承元制,永乐三年七月(1405年8月)改答叶溪长官司为答意长官司,迁治所于北郊一里处的官舟河畔,筑城建署衙,民间称“苗王城”。到了元末,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削平大江南北群雄,建立明朝后,洪武十四年九月壬午(初一, 即:公元1381年9月18日),“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南征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②”带领30万步骑兵挂着“安抚”贵州的旗号,经洞庭湖,沿沅江直上直接进入镇远府;时值思州(现岑巩)、思南、播州(现遵义)三大土司即“率土归附”,继而影响着各地的大小土酋也先后归附。腊尔山西侧治古土司龙答哥(现松桃苗族自治县长坪乡地甲村,苗语:Des gat )、答意土司石各野(现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新寨)亦一起归附。明军达到后,在贵阳设“指挥使”,以防“苗叛”为由,调兵遣将并向苗族地区坐阵、派苛捐杂税、奴役苗民。凡不顺者,则以“苗叛”为由,进行征剿,实行镇压。“……自将军南征,大军所至,势同破竹,蛮僚之地,次第底平……③”。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治古土司龙答哥、答意土司石各野因不堪忍受卫所流官的苛虐无度和明军的蹂躏,“所属治古、答意二长官石各野等聚众出没铜仁、平头、翁桥等处,诱胁蛮贼石鸡娘并筸子坪长官司吴毕郎作乱,招抚不服……④”,“贵州所属治古、答意及湖广所属筸子平梗化生苗,累劫掠铜仁、乌罗等府及五寨等长官司……⑤ ”龙答哥、石各野以新寨为军事指挥中心与明军抗衡。 石各野、龙答哥起义后,贵州指挥使调集明军平苗,经几年血战,使“生苗之地不过三佰余里……⑥”经再次增兵“精剿”,结果“官军剿捕,残民无几……⑦ ”, 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腊尔山“其酋吴不尔,觇官军少,复掠清浪(现贵州省镇远清溪镇),杀官吏……,而吴不尔(现新寨吴氏祖先)等遁入石各野之堡新寨,结筸子坪生苗龙不登等及纠合镇溪梢(哨)(现湖南吉首)裹顺苗贼众攻劫湖广五寨(今湖南凤凰)长官司民寨、白崖等处,为患滋甚⑧”。吴不尔与筸子坪苗族龙三、白大虫领导的武装结合,把起义推向高潮。明宣宗于惊恐之余,调集贵州、湖广、四川数万明军增援,吴不尔起义军又以新寨为军事指挥中心“前后抗击明军十二万之众”。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腊尔山地区遭受特大旱灾,粮食颗粒无收。百姓赖以取掘草根树皮度日,而明军各卫所驻军和地方官吏,不但不以悯恤,反而横征暴敛,激起了苗族同胞的愤恨,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龙塘的龙西波(史书称龙许保)、新寨的Poub yous bas zhud(史书称:吴黑苗),又在新寨称“王”,树起义旗(起义旗式样保存至今,苗语叫Gix zhangs“旗张”),迫使明王朝再度调集贵州、湖广、四川号称兴师十万明军进行“平苗”,苗族起义军“据城防守、潜伏林箐、昼伏夜行”,“官有千军万马,我有千山万洞”于是“破思州府,执知府李允简等去、知事王月谦、府史孙文丙……,据印江县,虏知县俆文伯……,陷石阡府,虏推官邓本忠,焚掠帑藏狱市、知府张邦瑞携印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