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国新型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应用与开发
德国新型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应用与开发
阿彼金·劳斯摩森(AR)造船公司是德国一个近百年的著名船厂(参见图直注重开发特种船艇与高性能船,2000年3月应邀来华在北京、秦皇岛、天津、上海、汕头、广州等地介绍其小水线面双体船技术(参见图2),与中国交通港务引水界人士探讨以高新技术船艇提高港口效能的措施。该公司介绍从1993年起与美国海洋工程咨询公司(OEC)合作,利用其从70年代起开发美国卡玛利诺号、纳夫台卡I、II号、胜利号等各种规格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实践已证明成熟有效的设计计算软件,自行研究设计建造适合德国使用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有关船模试验则委托奥地利维也纳水池协作。首先根据汉堡、不来梅等港口外国轮船多,引水任务达200艘船/日,而易北河口处于北海与荷兰、丹麦相邻海湾,岛屿多、航道窄、风浪大(参见图3);为确保外轮进港不停航,有风浪不误班,准时安全地送引水员登船,以提高港口吞吐周转效率的要求。创议用l艘50米长的小水线面双体引水母船,长期漂泊在海上锚地,供25-50名引水员轮值l周时居住生活;2艘25米长的小水线面双体引水交通艇,快速来回送接8名引水员分别登大船执行引水任务,被称之2000年新型高海情高变率引水的系统(参见图4)。因为这两型船都要在经常遇到7-11级风,海上有义波高在3-3.5米的条件下坚持作业。德国交通部北海有关港务引水部门开始并不很相信这个创议计划,但该港域原有的引水船艇只能保证在6-7级风,浪高小于2米时,以小于6节的速度进行引水员接送作业,而在大风浪条件下(每年约100天)用直升飞机送引水员的费用确实太高昂,(据德方介绍在同等距离上用直升飞机送引水员每人次约5000马克,而用船艇接送只儒500马克/人次)。于是在专门去夏威夷考察了美国小水线面双体船在太平洋上抗风浪耐波特性的实际运行特点之后,才于1996年下决心和AR造船公司签订了设计建造这一套3艘船艇的合同。德方口头介绍当年合同价,25米艇每艘约800万美元,(目前不会超过1000万美元),50米船每艘约2500万美元。1999年夏2艘引水交通艇先后交付,做了大量海上试验,遇到过最大浪高达6米,证明比常规海上搜救船(其船长大2倍,吨位大3倍),性能都要优越(参见图5),已投入正常运营。1999年11月30日,当一艘5万吨级集装箱船以8节航速进入北海易北河口航道,当时风力为8-9级(即55-60节),涌浪高约5米,25米小水线面引水交通艇顺利完成靠舷航行及送引水员登船的作业,使集装箱船船长对这次海上试验十分满意(参见图6).
第l艘引水母船即将于2000年6月交付。两型船性能如表一:船型小水线面引水交通艇小水线面引水母船船名多塞号杜宁号易北号船长(米)25.249.9船宽(米)13.022.55吃水(米)2.75.9排水量(吨)l 载重量(吨)13.75155.0合同航速(节)1814最大试航航速20续航力(海里)500~3000自持力(昼夜)37船员(位)210引水员舱(位)82*25船体材质铝钢船体、铝上层建筑动力(功率、千瓦)MTUl2V2OO0M70
(2x1027)MTU8V396TE54
(2X1500)推进方式柴油机电力推进柴油机电力推进控制方式前后4鳍、自控首侧推、手控耐波性(有义波高,米)3.5 3.5船的外形参见图7、8、9、10、11参见图12 125吨(25米)小水线面引水交通艇上艇体及其小水线面支柱、下潜体示意图125吨(25米)小水线面双体引水交通艇在试航时航速达20节,而尾部兴浪较小。试航中的引航站船
2000年新引航系统包括一艘50米长SWATH站船和25米长的SWATH引航小艇引航作为平台站船负责供应燃油、船员、维修和引航员。引水员在实践中对比常规引水船和小水线面引水交通船的运动性能(如表二)之后,更十分喜欢新型小水线面引水交通艇,因为它既安全又高效。
表二小水线面引水通船与相当排水量的常规引水船运动性能对比表
性能常规引水船小水线面引水交通船可作业航速(节)~618-20登船时航速(节)~68-12可抗浪高(米)~23.5最大横摇角20 5°造大船舷时升沉(米)在浪上约2 0.5
(相当于航行中兴浪高的1/10)垂向加速度0.5-1.0g0.2g(在12节)登船时高度(米)在水面0.5在水面6.0持续作业时间在海上仅限1小时在海上360天,由母船供应保证,任意长时间可作业。
25米小水线面引水交通艇在海上试验与使用中很少有波浪砰击湿甲板的现象,即使在高速航行时波浪会冲刷湿甲板,但也无需去加强其结构。该艇的双潜体内侧前后装有两对缝,各辖面积约l平米多,调控范围为+-5,都是自控的。试航中证明,航速7节以下,不能发挥作用;7-15节左右对开沉幅值减少作用不明显,但可使升沉的波动趋于平稳;,15节,鳍作用明显,能减小波浪运动响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