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1978-2004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1978-2004
作者:倪静远
指导老师:任保平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各地区历年人口及GDP统计数据,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1]
[1] 本文讨论的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9省市。
关键字:空间分布 区域经济 人口密度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历经90年代的飞跃式发展,中国经济总量达到空前规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总量同步增长,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持续变化。1978年以来,以东、中、西部为划分的三大地带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明显差异,导致人口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且近年来,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扩大,这种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日趋明显。针对这一趋势许多研究者对我国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从已有研究来看,部分学者从经济地理学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人口密度函数研究人口空间分布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另外一部分研究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人口空间分布结构的变化,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即侧重于分析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的因素和人口迁移的经济绩效。但是,关于人口空间分布与大范围区域的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数据,完成对我国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分析。
二、文献综述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自马尔萨斯提出人口经济模型以来,以凯恩斯、西蒙、纳尔逊、索维、舒而茨和卢卡斯等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建立模型,论证了人口与经济增长的之间关系。由于出发点和引入参数的差异,结果莫衷一是。但从总体趋势来看,研究的侧重点逐步从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转移至人口质量和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单纯分析发达国家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转移至以研究发展中国家人口与经济增长状况为主。然而,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人口数量与宏观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缺乏有关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阐述。
有关人口空间分布问题的研究最初集中于社会科学领域,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近年来,地理学者开始运用GIS等技术研究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数量之间的关系,将其研究扩展到地理学、经济学甚至环境生态学交叉领域。随着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中,将人口向城市流动视为劳动在产业间的转移,这种流动是个人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收入(或者预期收入)差距的回应(朱农,曾昭俊,2004)。克鲁格曼在H-O定理的基础上,提出“新经济地理学”,从规模经济角度分析城市经济聚集与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关系。
与西方学术界相同,我国理论界有关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的讨论经历了一个由数量到结构的发展过程。研究重心逐渐由控制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转移至分析现有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注意到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并进行了初步探索。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动态角度分析,研究人口空间分布的增量变化即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张善余通过计算迁移者比重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得出结论:经济收入的高低是影响迁移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严善平对90年代以来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实证检验证明,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严善平,1998)。王德等通过比较迁移前后各省区人口与GDP的基尼系数变化,验证了我国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均衡作用(王德等,2003)。许多学者还从经济绩效方面分析了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蔡昉1996;陈皓1996;王桂新,1997;李强2001;董栓成2004)。有关人口迁移的研究揭示出人口的区域间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但终究只是从人口空间分布的一个侧面讨论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已有的成果来看,有关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沿以下三种思路进行:
1、从影响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因素角度分析二者的相关性
韩光辉等通过分析近三十年来我国人口空间结构和变动趋势,认为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不平衡态势,地区差异巨大,但人口密度增长率逐步缩小,在局部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与聚落性质和规模,自然地理条件及经济开发的类型直接相关。(韩光辉,陈喜波,1999)。韩惠等通过对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和成因的探讨,认为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的因素有自然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京四桥“∞”字型形地连墙设计施工技术研究.doc.docx
- 南美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木支撑).docx
- 南宁市五象大道道路两侧绿化带景观施工工程第1标段.doc.docx
- 南京韦陀巷房地产项目营销策划报告.docx
- 南宁枢纽临时便道施工方案.doc.docx
- 南宁五象新区核心区20072010年建设规划重点项目一览....docx
- 南区贯眼掘进作业规程.docx
- 南桥路(长延路-长川路)道路工程施工.docx
- 南坪快速路涉及110kv仙热线架空改电缆工程--停电方案20.docx
-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施工11标施工组织设计(实施阶段).docx
-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码头(高桩码头)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3p.docx
- 中国水电集团路桥公司武邵高速公路总承包部变更设计管.docx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及 ....docx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docx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基础工程分局 班组安全管控六项 ....docx
-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分析报告(2003年2季度).docx
- 中国新航向考试网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法规及.docx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docx
- 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四公司施工工艺标准.docx
- 中国园艺护栏市场供需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凯德产业经济研究中心.docx
最近下载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Sharp夏普扫描仪DW-D20HZ-W DW-D20NZW3 CF-20HZW 3用户手册.pdf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C站JUE-85中文操作说明书-07-9-10.pdf VIP
- 智能融合终端通用技术规范2025.docx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卷(1116下午).pdf VIP
- 660MW发电机内冷水系统漏氢原因分析处理.pdf VIP
- 管道命名及代码含义.docx VIP
- 认知心理学第四章记忆解析.ppt VIP
- 外墙抹灰安全技术交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