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种不同方法在发现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中比较研究
三种不同方法在发现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中的比较研究
2.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28)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常规开髓、根管显微镜及锥形束CT(CBCT)在发现离体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共90个,分别采用常规开髓肉眼观察、根管显微镜下探查及CBCT扫描寻找MB2,并记录MB2出现率,研究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开髓肉眼观察及根管显微镜条件下探查MB2的发现率分别为41.4%,64.3%,CBCT扫描MB2的发现率为80.0%,高于常规肉眼观察及根管显微镜检查。肉眼下常规开髓、应用根管显微镜及CBCT扫描时MB2的发现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根管显微镜与CBCT扫描时MB2的发现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BCT扫描MB2的发现率最高。结论CBCT技术与常规开髓及根管显微镜技术相比,可以准确定位上颌第一磨牙近颊中第二根管的位置,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常规开髓、根管显微镜检查及锥体束CT扫描;MB2成人上颌磨牙近中颊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根管口隐蔽,是临床上上颌磨牙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准确定位并显示上颌磨牙近中颊的根管形态越来越受到口腔科医师的关注[1]。本研究中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常规开髓、根管显微镜及锥体束CT扫描(Cone beam CT,CBCT)对上颌第一磨牙MB2发生率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方法在显示MB2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标本收集与处理收集我院2013年1月~12月因牙周病拔除的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共90颗,从中挑选出牙根发育正常,无根折,未做过牙髓治疗,不影响根管系统的完整性70颗。所有牙拔除后使用流水冲洗,经超声去除牙面结石和肉芽组织后备用。
1.2 MB2检查方法
1.2.1常规开髓观察常规开髓形成髓室底在颊侧,顶在腭尖的斜三角形,预备髓腔,5%的次氯酸钠冲洗,根管口探针探查髓室底,借助牙髓探针逐渐寻找到近中颊主根管,远中颊根管,腭侧根管,在近中颊主根管和腭侧内根管连线近中寻找MB2,发现后用10#锉插入,如进入根管4mm深,则确认为MB2。
1.2.2根管显微镜检查选用LeicaM300根管显微镜(莱卡公司,德国),根管锉K10,K15,K20,K25,K30(塞特力,法国),DG16根管口探针(SybronEndo,美国)。在根管显微镜下,借助超声去除髓底钙化物,然后使用牙髓探针先找到近中颊主根管、远中颊根管和腭侧根管,然后在近中颊主根管腭侧2mm内和近中颊主根管-腭侧根管连线近中1mm内寻找MB2。
1.2.3锥体束CT扫描方法与参数挑选出的70颗离体牙分为7组,每10颗离体牙为一组,每组分为上下2排、每排5颗垂直固定,选用口腔CT全景机PaX-500 自根尖至髓室底进行扫描;扫描参数:焦点尺寸:0.35×0.5 mm,曝光时间:12.9 sec,功率:110/220 V,管电压:40~90 kvp, 管电流:2~10 mA,探测速度:20 Mb/s,分辨率15μm,层距30μm。
1.3 MB2判定标准上述三种方法均按Tam和Yu的标准记录近中颊根主根管数目,即近中颊根每个水平均为1个主根管记录为l(I型:存在1个主根管)、任意水平有2个主根管记录为2(包括Ⅱ型:存在2个主根管,即MBl、MB2;III型:存在2个主根管,其间存在1个不完全的管间峡区;IV型:存在2个主根管,其间存在1个完全的管间峡区)。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A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三种方法MB2的发现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种方法检查结果
2.1.1肉眼观察法显示肉眼探查共29颗标本牙找到MB2根管,MB2发生率为41.4%。
2.1.2根管显微镜显示有45颗牙找到MB2根管,MB2发生率为64.3%。
2.1.3 CBCT扫描法显示共56颗标本牙找到MB2根管,近中颊根有25个为I型根管,18个为Ⅱ型根管,10个为Ⅲ型根管,3个为Ⅳ型根管。MB2发生率为80.0%。
2.2三种方法检查结果比较三种检测方法中,MB2的发现率分别为41.4%、64.3%、80.0%,应用CBCTMB2的发现率高于常规肉眼观察及根管显微镜探查,研究结果存在差异P0.05。
3讨论
一直以来由于上颌磨牙牙根的数目,根管的数目和形态变异性非常大,使其成为根管治疗失败率最高的牙位,因此如何准确显示并定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MBR)根管结构,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2]。传统的根管治疗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