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语言连贯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课件.pptVIP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语言连贯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核心突破一 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 ——精做真题,研判方向 第一章 专题四 [考点要求]  语言表达的连贯 1.(2013·浙江)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 ,画上者妙在 ,梦中者妙在 ,胸中者妙在 。 ①位置自如 ②笔墨淋漓 ③景象变幻 ④丘壑深邃 A.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 答案 解析 试题评点 1 2 3 解析 解答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地上”“画上”“梦中”“胸中”的特点,根据特点选择相应的短语即可。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与往年以主观排序题的形式考查不同,这次采用的是客观选择题,所给四个句子都很短,看似难度降低了,实则不然,该题答题的技巧性很强。重在考虑所选短语与各个“妙”处意义上的对应,如与“地上”对应的是“丘壑”,与“画上”对应的是“笔墨”,与“梦中”对应的是“变幻”。如一时拿不准,可先易后难,先选出“画上”妙在“笔墨”,再用排除法排除。 该语段出自张潮的《幽梦影》,与往年重在逻辑联系的层面设题不同,该题有意识地融入文化意蕴与文学色彩,使阅读有趣味。 1 2 3 解析 由下文可知,此处的主语应当是“石头”,D项的表述方式更能强调阳光和雨露的作用,这正与下文的叙述相契合。 2.(2015·浙江)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 答案 解析 试题评点 1 2 3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题型有了变化,采用的是语句复位题。该语段出自沈从文散文《烛虚》,体现了浙江卷连贯题选语料重韵味的特点。该题考查的是连贯最基本的要求:前后陈述主体应一致。且题型也是最基本的。只要掌握了其基本要求,做题几乎无难度。 1 2 3 3.(2016·浙江)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 。”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 A.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又会说话了 B.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会说话了,也变俊了 C.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 D.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 √ 答案 解析 试题评点 1 2 3 解析 本题从衔接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根据下文“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确定在A、C两项间选择。 C项中的“偏”是“偏偏”的意思,强调城里不同于乡下,据此可确定答案为C。 1 2 3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与2015年的选项设置及难度大致相当。最值得称道的是语料的选用——选自《红楼梦》,文学味浓,导向好。不过,解答该题不能只停留在语句前后的衔接与呼应上,还要考虑人物的个性特点和用语习惯。刘姥姥是一个村妇,不大能用像A项中的“既……又……”书面语浓的句式。 1 2 3 1.纵观浙江卷近几年的语言连贯题,你发现其命题有何特点? 真题启示 答案 答案 (1)从出现频率上看,连贯考点大都是间隔出现,其地位在浙江卷语言表达考点中相对重要。 (2)从题型使用上看,2013年用的是有语境排序题,2015、2016两年用的是语句复位题。题型在变化,难度有所降低。 (3)从语料选用上看,浙江卷都在“语文”的领域内选材,无论是描写、叙事性语段还是议论性语段,文学味足,“语文味”浓。 2.这样的命题特点,对于语言连贯复习来说有何启示? 答案 答案 (1)不因间隔考查而不复习。其实,“间隔”考查只是特点而不是规律,再者,在其他的语言表达题中也会融入连贯的要求。因此,要保证把它复习好,保证得满分。 (2)复习应定位在掌握基本要求、方法上,尤其要掌握好“排序题”这种题型。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