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黄金埠灰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国电黄金埠发电厂2×600MW机组坞石咀干贮灰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PAGE 1 江西省水电工程局
第一章 工程范围
1.1 施工范围和主要工程量
1.1.1 工程概况
电厂厂址所在地黄金埠镇位于余干县东南部,为206国道和黄(黄金埠)东(东乡)公路的交汇点,沪瑞高速公路由东向西在厂址南面穿过,是余干县主要的交通枢纽。206国道作为江西赣东北地区主要干线之一,南北贯穿整个余干县,是余干县境内的主要交通运输线,在鹰潭与320国道交汇,南接鹰潭,北连安徽。公路运输十分便利。
本工程灰场为干式贮灰场,坞石咀灰场作为电厂本期工程的贮灰场,坞石咀灰场座落在曾家坂村委会坞石咀自然村旁;电厂厂区北面,距离电厂厂区约2km。
坞石咀灰场采用东、西两座水库中的西侧水库作为贮灰场。
坞石咀贮灰场最终堆灰标高为100m,平均堆灰高度约50m,灰场总容积近1727×104m3,可满足电厂本期2×600MW机组贮灰渣(含石膏)20.77年(设计煤种,未考虑综合利用)。本期工程考虑堆灰至74m,容积为727.32×104m3,满足电厂堆灰(含石膏)8.75年的要求。
灰场#1坝下游设灰场管理所,灰场管理所内建(构)筑物包括:灰水沉淀及调节池、4000m3调节水池、灰场综合泵房、办公管理楼、深井泵房、洗车平台等。灰水沉淀及调节池主要接收灰场排水涵管及盲沟来水,沉淀后的灰水贮存于4000m3调节水池,并经灰场综合泵房送至灰场堆灰区及洗车平台,作为灰场喷淋及车辆冲洗水源。深井泵房来水主要供给灰场管理所生活用水,亦作为4000m3调节水池备用水源。沉淀池多余水量经双孔溢流沟排至管理所外天然排水沟。
1.1.2 厂区地形地貌
灰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为一山谷,呈掌形伸展,相对高差较大,库区相对开阔。山谷内现主要为一水库、少量荒地和水田,水库南侧有一高约10m的挡水土坝。附近有一小村庄为坞石咀村。
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1.1.3 气象条件
气温:累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0.0℃;极端最低气温:-14.3℃;
湿度:累年平均相对湿度:81%;
降水量:累年年最大降水量:2384.6mm;累年年最小降水量:996.3mm;累年年平均降水量:1636mm;最大日降水量:244.7mm。
积雪深度:历年最大积雪深度:15cm;
风速:累年10min平均最大风速20.7m/s,累年平均风速2.2m/s(风速仪风速感应部分距地高度12.5m);50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21m/s;风向:全年主导风向N P=16%
1.1.4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㈠ 水文特征
坞石咀灰场集雨面积约为0.7km2,灰场设计洪水为见下表:
坞石咀灰场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
频率
P=1%
P=2%
P=5%
洪峰流量(m3/s)
17.54
14.20
10.50
洪水总量(万m3)
23.38
20.44
16.38
历时(h)
12.84
13.86
15.02
灰场坝址下游P=1%设计洪水位:35.71m,灰场管理所地面整平标高为35.80m。
㈡ 地质资料
本灰场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为以下几层:
①-1人工填土(Q4ml):素填土:棕黄色,松散,混少量砂岩、千枚岩碎块,层厚2.0~10m,为水库左部坝体的组成部分,为新近回填堤坝土。
①-2人工填土(Q4ml):素填土:棕黄色,松散-稍密。主要由粉质粘土混砂岩、千枚岩碎块组成,层厚约10m左右,为水库右部坝体的组成部分,堆筑于六十年代初。
②-1 粉质粘土(Q4al):深灰色,可塑-软塑。仅局部分布于山谷水田中,最薄处为0.50m,最厚处为2.50m,平均厚度为1.16m。
②-2 粉质粘土(Q4al):黄褐色,湿,可塑,局部呈硬塑状。仅局部分布于山谷水田中,最薄处为0.70m,最厚处为2.80m,平均厚度为1.60m。
②-3 粉质粘土(Q4al):粉质粘土:深灰、灰褐色,可塑-软塑,局部可塑。仅局部分布于山谷水田中,最薄处为0.50m,最厚处为2.00m,平均厚度为1.08m。
③-1 粉质粘土(Q3Pl):棕黄色,可塑。局部分布,仅在2#坝和4#坝处发育,最薄处为0.50m,最厚处为4.20m,平均厚度为1.57m,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高考英语复习 读后续写阅卷流程、评分标准及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成都市棕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pdf VIP
- 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试卷及答案汇总.docx
- 徐宁金枪手人物介绍水浒传.pptx VIP
- 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pptx VIP
- DB37T1914—2024 《液氨存储与装卸作业安全技术规范》.pdf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投诉处理制度.docx VIP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pdf
- 保安服务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docx VIP
- 水草清理装置水下机构的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