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草研究中课虚坐实问题
野草研究中课虚坐实问题
历来《野草》研究中,有一种“课虚坐实”的倾向,即为某一个意象如“秋夜”“枣树”“小粉红花”“雪”等,寻找出一个具体的对应物加以解释,这种做法大约滥觞于冯雪峰,他的《论〈野草〉》一文在阐释意象所蕴含意义时,开了生拉硬拽的先河,比如把《秋夜》里死于灯火的小青虫视为“没有结果的失败的英雄”,《死火》中的“冰谷”是指“封建主义”,死火在冰谷里重新燃烧完自己的时候,一方面是“个人主义意识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对革命形势估计不足的反映云云(《论〈野草〉》,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版,第5页、29―30页)。此后王瑶、李何林、孙玉石等人基本上沿着这种思路,渐成套路,几乎将每一个意象做了革命化和政治化的解释,然后再配备上一个替代性概念,二者之间可以互换,如“火”“地火”是“革命的象征性的代词”,“大石车”指代黑暗的统治势力(王瑶:《鲁迅作品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8―129页);“秋夜”是阴险冷酷的反动统治者,“枣树”是对着天空战斗的英雄,“小青虫”大概“是昏着的或比昏着的更坏的青年”(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陕西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7、34页);呈瑟缩惨状的“小粉红花”象征了现实中反动势力对青年的压迫和摧残,“火的冰的人”则象征了改革者或革命者(孙玉石:《〈野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1页)。这种阐释模式的背后,仍然是一种对立性的思维定式,将意象本身包含着的较为开阔的空间缩小了,把具有丰富想象性的艺术意象,变成了固定的、狭隘的象征之物。与此相关,对《野草》某些篇章的评析,便趋向了一个似乎无须过多证明的结论,如某篇是革命精神的象征、某篇是对黑暗统治的批判等。当然,这与《野草》本身也有关系,如明与暗、生与死、友与仇、希望与绝望等,即是诸篇常见的对立性结构,但是,此结构更多关联着心灵世界或精神世界,绝非革命、阶级、斗争等单一概念所能涵盖的。
这已经成了《野草》研究中的固化模式,似乎没人能够避免得了。如果有更新的成果出现,应该首先突破此种模式,别寻他途,不再踏入这样一个死胡同。然而,新近出版的一本关于《野草》研究的著作,于意象阐释方面,一仍旧贯,这就是张洁宇《独醒者与他的灯――鲁迅〈野草〉细读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这本专著初读起来,确给人一种新鲜感,视野开阔,角度多样,本证旁证,切近主旨,可是再一细读,便觉出有些观点貌似新鲜之下的陈旧气息,令人殊为失望。这种陈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当然是意象方面,延续了自冯雪峰以来的那种政治化的阐释模式。张著试图有所超越,比如对《秋夜》里的“夜空”,即不同意将此意象“落实”为“封建社会的黑暗势力”,但又说“可以视为对压迫力量的指代”,因为夜空 “具有高高在上、冷酷无情等特点”。其意为不能从狭隘意义上把夜空理解并当成一种确切的指代,而要“略为宽泛”地视为“一切奴役他人的势力和恶的力量”(该书,第41页)。与此前诸人的解释比较起来,两者间并无多大区别。问题在于,为什么非要把夜空理解为恶的势力呢?鲁迅终其一生与恶势力对抗,为世所公认,自不待言,但是,不见得在所有文体的作品中皆做戟指怒目状,尤其《秋夜》这种抒情性强的篇章,它以诗一般的语言,构画出一幅图景,特点至为明显:极蓝的夜空被设置为远景(夜“仿佛想离去人间”),以月亮为近景(“只将月亮剩下”),突出了枣树形象(“铁似的直刺奇怪而高的天空”),这简直就是一幅黑白分明的版画,产生了奇怪而又陌生化的效果,予人以一种无限的艺术联想。现在却把夜空当作“恶的力量”,看成一种恶的势力,直如焚琴煮鹤,大煞风景。再如将“小粉红花”视为“青年朋友的象征”,在寒冷的夜气中依然开出花来;“枣树”即是“一个绝望的战士”,要直刺奇怪而高的天空;“死火”姿态是“抽象的战斗精神的具象表达”等(该书,第43、44、185页),与冯雪峰、王瑶等如出一辙,无有二致。
其次,于某些术语或观点上,继续袭用过去那些早该被抛弃掉的说法,其中尤以《失掉的好地狱》的解释最成问题,如对地狱的秩序仍在、不过变换了统治者而已这段,如此阐说:“1931年,鲁迅曾以‘城头变换大王旗’的诗句怒讽当时国内的黑暗政治,其中的思想与情绪显然与《失掉的好地狱》中的这一段类似。应该说,这正是鲁迅从现实的经历与经验中深刻总结出来的,是对现实与历史的清醒认识,也是充满愤懑的嘲讽和悲叹”(该书,第207页)。著者把鲁迅于1931年所作诗句与1925年所写作品联系起来,那意思是明确的,即鲁迅以其“经历和经验”预见了后来的统治者。说鲁迅具有某种预见能力,这个看法并不新鲜,发明权大概属于冯雪峰,他根据鲁迅为英译本所作短序,“领会”出作品中废弛的地狱是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英雄们”则“显然是指那时还未取得政权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进入黑夜漫长历程悲剧理论研究.doc
- 进入角色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应用.doc
- 还乡神话原型解读.doc
- 进出口报关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课程改革探析.doc
- 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案例教学法探讨.doc
- 这完美一天中敌托邦思想探究.doc
- 进口扭冲PDC在HD11―5―2H井应用.doc
- 进度条效应在教学实践中应用.doc
- 进步主义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启示.doc
- 返乡体镜像中乡村叙事策略.doc
-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陇海路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韩村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建设路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南环路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产路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骑岭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东安路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官庄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