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

10000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000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PAGE PAGE 4 10000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嘉禾县雷神种植专业合作社 二○一一年六月九日 目 录 第一章 摘 要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规划内容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与规划布局 第四章 项目保障措施 第五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第六章 财务预测与效益分析 第七章 风险与对策 第八章 附 录 一、附图 二、附件 三、附表 第一章 摘 要 一、项目名称: 嘉禾县雷神种植专业合作社10000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单位: 嘉禾县雷神种植专业合作社 三、财务计划: (一)项目投资计划 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投资1241.44万元,建设以桉树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10000亩,并进行合理套种,实现桉树种植经营规模化;第二期兴办畜禽养殖场,种植优质红提和以桃树为主的水果经济林,为建设观光农业项目奠定基础;第三期用自有资金,建设桉树板材加工厂,利用自有原材料生产桉木板材,使项目形成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一条龙式的产业化生产基地。使项目区形成观光农业、规模农业、效益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农村。 (二)目标期收入计划 基地建设项目按计划实施(第一期,下同),从第六年起进入第一轮伐期,每亩可年产桉树商品材8立方米,计划当年原木销售收入1248万元; 项目建成后每年上交各种税、金、费212.16万元;并按私营企业税法税率管理规定,年上缴所得税65.62万元,项目上缴税费贡献率〔(综合税费金+所得税)/投资额〕为25.66%。 (三)盈利目标计划 项目有效好的盈利能力,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5.76 %,比同行业(林业生产)标准收益率6%高9.76个百分点。 (四)投资回收期计划 按规划实施首期投资,桉树林基地(所得税前)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28年。 四、项目简介: 嘉禾县雷神种植专业合作社,抓住我国大力发展林业用材林的有利时机,总投资1241.44万元,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在嘉禾普满、行廊、肖家、龙潭等乡村对通过林地流转取得林权证的林地种植以桉树为主要林木的速生丰产用材林10000亩。经过科学种植与精心抚育管理,六年后可形成每亩年产商品材8立方米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长期规划是桉树种植基地形成后在林区建设桉木板材厂,利用自有基地的木材原料创办桉树板材加工厂一座,生产市场紧缺的家具、建筑、包装、工业用板材产品。通过基地建设与产品开发,完成产供销综合规划,二十年后达到年创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目标。 五、编制本报告的主要依据 (一)《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嘉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三)《南岭山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科院联合科考组编) (四)《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五)《嘉禾县农业区划报告集》 (六)《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76-1995)》 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嘉禾县雷神种植专业合作社10000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项目”作为以林业生产为前提,以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中心,以利用荒山致富林农为目的综合开发项目,对项目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旅游环境、投入产出环境,具有重大作用;同时项目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能达到公司得利、国家增税、合作社受益、项目区林农致富的目的。因此宜抓住机遇,认真规划,创造条件,分步实施,早出效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规划内容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2010年嘉禾全县生产总值63.5亿元,人均GDP达18190元,外贸出口总额2200.7万美元,财政收入已突破4亿元大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功跨越生活小康阶段,步入了全面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近年来,全县新型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23.16:38.61:38.23调整至2010年的16.87:49.23:33.9。全县经济社会已全面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35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36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2亿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新农合参保参合率达90%,劳动失业保险扩面增量,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高档住宅、小汽车、电脑等大宗商品已成为普通百姓消费热点,一种崭新的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已见端倪。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应该看到,同全国一样,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总体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市场化程度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均大大落后于城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