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お.docVIP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お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お   摘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既为沿线国家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区域合作的历史性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约束与挑战。水资源安全问题便是我国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的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之一。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涉及的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地区和西亚地区等重点区域为案例,对这些典型区域存在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包括水资源分布特征、水资源需求特征、生态环境条件)以及跨界水资源的争端与合作历史等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这些水资源问题,并借鉴中亚和西亚地区跨界河流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从战略布局角度为我国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了对策建议。丝绸之路经济带所联系的地域范围远超出某一具体跨界河流流域的范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所面临的水资源安全保障问题将受到更为复杂多样的多元化约束。我国应以制定与中亚邻国间的水资源协同开发战略框架为牵引,通过倡导构建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水资源合作走廊,完善跨界水资源合作机制,加强跨地区水资源合作;并注重加强跨地区水资源协同开发和保护的关键技术研究和信息监测工作,完善水资源安全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水资源安全;合作;跨界河流;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P968;TV2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5-0114-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5015   丝绸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连接着亚洲、非洲和欧洲,是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路线,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1]。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以亚欧大陆古丝绸之路概念为范畴的由沿途各国共建的创新型经济发展空间区域带,东端连着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中间穿过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西边通往欧洲发达经济体,沿线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强、互利共赢的合作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并非封闭性的区域,而是开放性的。以中国作为东端起点,向西一带可划分为功能有所差异的三大层段[2]:一是中亚经济带,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二是环中亚经济带,涵盖中亚、俄罗斯、南亚和西亚,包括俄罗斯、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沙特、伊拉克等以及上述中亚地区;三是亚欧经济带,涵盖环中亚地区、欧洲和北非,包括欧洲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乌克兰等地区,北非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地区,以及上述环中亚地区。其中,中亚经济带、环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带分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重要区和拓展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极大地拓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空间,同时也会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自从中国提出这一计划以来,得到了中亚、西亚、中东欧、西欧各国不同程度的积极响应和配合。然而,这一经济带在带给相关国家巨大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制于所经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和生态条件的约束。纵然已有不少学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涉及的能源[3]、经济产业[4]、中亚国家态度[5]等重要问题开展了探讨,也有大量关于经济带所经干旱地区(中亚和西亚地区)跨界河流水资源问题的研究成果[6-11],但是尚未见到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方面的报道。在全球淡水资源日益紧张、极端气候频繁发生[12]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和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所经重点区域(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地区和西亚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将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   无论从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兴衰经验,还是现实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自然条件看,水资源安全始终是沿线各国的战略约束条件和矛盾冲突的焦点。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内的跨国界(或边界)河流众多,主要有中亚咸海流域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黑龙江,西亚两河流域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东南亚和南亚的澜沧江-湄公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印度河以及欧洲的多瑙河和莱茵河等。在这些河流流域地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流域国之间的水资源分配、水电开发、水污染等矛盾,尤以中亚咸海流域和西亚两河流域的跨国界河流最为典型。中亚地区咸海流域和西亚地区两河流域,具有相似的水文气象条件(干旱少雨、水资源量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流域国间剧烈的用水矛盾冲突(上下游国之间因水资源和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水能-供需矛盾)、脆弱的生态环境特征(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咸海萎缩和生态危机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湿地的消失)。历史以来,这两个流域上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