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铜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年铜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2008年铜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PAGE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经济导报社 PAGE 18 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摘 要 一、铜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铜加工制造业基地、铜基础产品输出国,实现了中国铜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铜行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财政税收及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并且在世界铜行业内扮演着重要角色。 分析下图可以看出,近四年来,我国铜行业在全国中地位不断上升,其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不断增加,从2004年的0.43%增加到了2007年9月的1.19%,预计年底时将达到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铜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变化 二、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 (一)铜行业供给分析 铜行业近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从下图中看出,自2005年以来,行业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增速都保持在30%以上,平均增速达15.98%。2006年底,铜行业工业总产值突破了2000亿元,同比增速达91.88%,2007年1~11月的工业总产值已超过上年全年水平,达到2415.73亿元,同比增速有所趋缓,为32.0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07年铜行业工业总产值 行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低。由于05,06年铜价大幅飙升,行业利润迅速增加,为更多的分享铜价上涨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冶炼产能急剧扩张,不断扩张的冶炼产能保证了铜供应量的增加,2007年全年铜产量达到340-350万吨,超过上年水平。但在产能扩张的同时,国内精铜矿产量并未相应出现大幅攀升,再加上由于全球性铜精矿的不足限制了铜矿的进口,我国冶炼产能利用率不断下降,到2007年底已降至82.5%。 资料来源:有色协会 我国矿山及冶炼产能利用率 由于产能的大规模扩张以及铜精矿的供应瓶颈,近期冶炼加工费持续下降,铜行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对行业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首先,2007年中期铜精矿加工费降至50美元/吨,同时30多年来的价格分享条款首次被取消;随后2007年底中国主要铜冶炼企业与国际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达成的2008年铜精矿加工费为47.2美元/吨(或4.72美分/磅),同时还取消了价格分享条款。这个标准比2007年下降了21%,比2006年下降了50%。这使得短期内企业在低利润甚至亏损的情况下不得不减产停产,一部分小型企业、落后产能将在市场的竞争中被淘汰或兼并,长期看来,行业集中度将会大幅提高,产能利用率也会得到提高。 (二)铜行业需求分析 2000年以来,国内精铜消费量平均递增率达到14.6%,平均每年增加30万吨,是拉动世界铜消费增长的主要国家,2004年铜产品消费量就已经跃居世界首位,2006年同比下降2.5%。但考虑到国内铜库存的变化,2006年国内实际铜消费量要高于2005年。2007年1~11月,我国铜消费量达到436.56万吨,远超过上年全年消费量。 2007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29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城镇投资72847亿元,同比增长26.4%,为铜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电力、家电、建筑、汽车等铜消费行业的迅猛发展为铜行业的不断壮大提供了需求方面的保障。 资料来源:有色协会 1996~2007年我国铜表观消费量 在铜消费量不断增长的前提下,近四年来我国铜行业销售收入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在2006年由于铜价的飞涨,销售收入增幅达到了最高点85.96%,2007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35%以上,平均增长率是全球的2.4 倍,是拉动世界铜消费增长的主要国家。2007年前11月的销售收入达到2594.32亿元,预计年底将达到2830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07年铜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变化 三、行业供需结构分析及预测 (一)供给结构分析 1.矿铜自给率大幅下降 中国铜精矿自给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从2001 年到2006 年,铜精矿自给率由46%下跌到42%,平均每年下降0.8%。2007年,我国粗铜冶炼能力已经达到230万吨,而铜精矿自给能力只有90万吨,矿铜自给率下降加速,仅为39%。铜矿自给率的大幅下降主要由于以下两种原因:一方面冶炼产能迅速增长。05年有色金属价格牛市来临后,铜行业投资水平也大幅提升。目前已知的中国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总规模超过200万吨,其中由于前些年的大量投资,于2006及2007年刚投产的产能总量达到150万吨以上。另一方面稀缺资源的长期可获得性不足。对于铜矿资源,投资水平提高并不能导致资源储量以及产量的快速提高,铜的矿山投资周期在7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