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环境相关规划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居住环境相关规划设计.ppt

从50年代末以来,小区作为构成城市的一个完整“细胞”,在许多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得到了蓬勃发展。小区的特点是: ①结合地形,自由布置; ②住宅成组成团,l~2千居民构成一个组团,3~5个组团构成一个小区,人口规模在数千至万余人; ③公共建筑分级布置,一般在住宅组团内部配置托幼机构和基层商店,在小区内部配置学校、商业中心和文化福利中心; ④道路分车行、人行两个系统,互不干扰; ⑤扩大公共绿地,点(建筑物附近的分散地)、线(林荫路)、面(住宅组团和小区的成片绿地)相结合,相互沟通。 图22是一个典型的小区结构示意。 住宅区从里弄——街坊——扩大街坊或邻里单位到居住小区,这种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完善的发展,说明生活居住基本单位的组织形式及其规模,是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生活水平、社会生活的组织状况,公共福利设施的水平,城市交通的发展以及住宅建设的速度等因素而变化的。 6. 居住综合体 规模相当于二、三个居住小区,四周以城市干道为界的住宅区,在苏联和东欧诸国称为居住综合体。其特点是: ①用地面积在100公顷左右,人口约2—5万; ②内部无过境车行道,停车场在综合体周围靠近城市干道布置;· ⑧公共服务设施较全,有较强的独立性; ④绿地面积较大,有居民的文化休息公园,且跟步行林荫小路组成绿化网。 图23是基辅鲁萨诺夫斯基居住综合体。 7. 居住区 将四五个或更多的小区组织起来,小区仍保持其独立性,另外增设更完善的公共中心(包括商业中心和文化福利中心)这种住宅区称为居住区。 居住区并不是居住综合体的简单扩大,而是有它严谨的结构的。图24是一个典型居住区的结构示意。 居住区的用地面积很大,一般在百余公顷,几百公顷,有的甚至超过一千公顷。这么大的用地;在城市的旧区是很难找到的,一般总是在城市的郊区或城区的边缘。由于居住区的生活中的需要,都可以在居住区内部得到解决,它已经具备了个小型城市的功能。因而十凡是离原来的城市较远的居住区,常常称为新城。 二、我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理论 我国城市“居住环境”的理论依据主要参考了苏联的城市居住环境的层级理论模式。土地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匹配具有强烈的计划经济思维的出发点。其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有三种: (一)、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并将居住小区描述为: 1. 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2. 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3. 居住小区的规模主要依据基层公共建筑成套配置的经济合理性,居民使用的安全和方便,城市道路以及自然地形条件、住宅层数和人口密度等综合考虑。 4. 具体地说,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而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并建议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以5000~15000人为宜,用地12~35公顷。 (二)、以居住生活单元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1. 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居住生活单元组成,也可以说是一种扩大小区的形式。 2. 把居住生活单元定义为居住生活单元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的规模,一般为1000~3000人。 3. 居住生活单元内一般应设有居委会办公室、医疗站、青少年校外活动站、老年退休工人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代销店)、托儿所、儿童或成年人活动休息场地、小块绿地等。这些项目和内容基本上只为本居委会所属居民服务。 4. 其它的一些基层公共建筑则根据不同的特点按服务半径在居住区范围内统一考虑,均衡灵活布置。 (三)、以居住生活单元组成的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即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生活单元的三级配备。这种模式是我国长期以来运用最广的理论模式。 以上三种模式在具体的建筑布局上,即组合方式上则要求居住建筑群体的组合可以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合成组团,作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组合单元,有规律地发展使用。这种基本组合单元可以由若干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合而成。组团的规模主要受建筑的层数、公共建筑配置方式、自然地形和现状等条件的影响而定,一般为1000—3000人。“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功能分区名确,组团用地有明确范围,组团之间可用绿地道路、公共建筑或自然地形进行分隔。”这种成组成团的建筑组合在实际运用中都和居委会的规模相应,通常是1000-3000人左右。 小结: 以往我国的居住环境规划理论几乎是苏联居住环境规划理论的翻版。并在我国的实践中几乎成为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依据。其特征是人口、土地、管理、服务均按层级配备,具有强烈的计划经济特征,因此可以称为: 自上而下的居住区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