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二十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项目.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县二十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项目

XX县二十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项目 一、其实实施的必要性的可行性 1.必要性 铅山县是上饶地区重点产竹大县,现有毛竹林面积48.8万亩,立竹量4283万根,毛竹资源占全区1/3有余。县委、县政府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立足县情,为加快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制定了以毛竹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略,充分发挥本地毛竹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确保“山上再造”工程顺利实施。 “八五”期间以来,我县致力于毛竹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如亩均立竹数由原来88根增加到106根)。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毛竹资源发展速度,提高毛竹储量,增加效益已成为富县、富乡、富民刻不容缓的事。在跨世纪之际,决定在我县主要产竹区篁碧、天柱山、武夷山镇、黄岗山镇、英将、紫溪、港东、杨林、稼轩、太源、陈坊、湖坊等12个乡(镇)建立20万亩毛竹丰产林基地。实施时间从2002年8月开始,先后用三年时间,通过人工改造达到丰产林基地标准。 2.可行性 气候适宜,基地建设区属中亚热带温湿性气候,年均气温14.6℃—19.1℃,年降雨量2000mm左右,无霜期233天,日照时间充足,雨量充沛,适用毛竹生长。 立地条件好,资源面积连片,便于科技推广和集约经营。山场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肥力等级好,适宜建立毛竹丰产林某地。 社会条件优越,基地区内劳力充足,人多田少,靠山吃山,劳力投入有保障。而且该区内群众有很高的积极性并有丰富的经营毛竹的经验,交通便利都利于毛竹资源的开发。 县竹地板厂、武夷山竹业有限公司等竹制品加工厂需消耗大量的毛竹,为我县毛竹增值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基地建设经济指标和实施年限 1.经济指标 基地建设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通过人工丰产林技术改造,某地内现在亩均106根增加到200根,平均眉径由现在8.3cm增加到9.0cm,基地建成后,亩年均产值达600元以上的丰产林标准。 2.实施年限 20万亩毛竹丰产林分三批实施,即2002年7万亩,2003年7万亩,2004年6万亩。 基地建设单位、面积、实施年度表 单位:亩 单位 现有毛 竹面积 年度实施面积 2002 2003 2004 合 计 70000 70000 60000 篁 碧 24690 4700 4700 4000 天柱山 46810 9000 9000 8000 武夷山镇 60000 12000 12000 10000 黄岗山镇 32000 6000 6000 5000 英 将 44730 8000 8000 7300 紫 溪 10150 2000 2000 1600 港 东 27210 5000 5000 4400 杨 林 13230 2500 2500 2100 稼 轩 14640 2800 2800 2400 太 源 20760 4000 4000 3400 陈 坊 47130 9000 9000 7600 湖 坊 25930 5000 5000 4200 三、组织管理和主要技术措施 1.组织管理 (1)本项目主管单位为铅山县林业局,实施单位为篁碧、天柱山、武夷山镇、黄岗山镇、英将、紫溪、杨林、稼轩、太源、陈读、湖坊等12个乡(镇)。 (2)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为分管林业副县长张新华和县林业局副局长林道良(主持工作)、副局长聂新民三位同志;技术负责人为林业局副局长聂新民、营林股股长李正去、副股长费承松三位同志;施工负责人为各单位乡(镇)长;技术队伍由县林业局和林业工作站成员组成。 (3)项目郊外筹集单位为铅山县林业局,由林业局统一争取投资和贷款,然后转资和转贷,给承担实施项目任务的乡(镇)。林业局与各乡(镇)采取租赁联营或其它的补偿贸易形式实行“共同改造、共担风险、效益分析”的原则,确保基地建成出效。 2.主要技术措施 (1)劈山:即每年6-7月,全面清理林内的杂灌和杂草,伐蔸要求不超过10cm,同时砍除细弱竹、畸形竹、病虫竹、为梢竹等践次毛竹以提高林分质量。 (2)垦复:每隔两年全垦一次,时间在7-8月,要求坡度25度以下的山场进行;松土深约15-20cm,挖除林地内的树桩、竹蔸、老鞭,促进土壤改良,提高蓄水蓄肥能力。对坡度超过25度的山场则采取带状垦复的方法进行。 (3)施肥:竹林施肥,最好以饼肥或猪、牛粪肥为主。每亩施猪、牛粪肥约500-1000公斤,施有机肥应结合垦复,采用沟施、穴施均可,施后即盖土。沟施深度25-30cm,每亩需尿素20公斤为宜,磷肥50公斤。另外每年2-3月发芽期和7-8月妥笋期,应分别施1-2次速效催芽肥和排芽肥即按氮:磷:钾为5:1:2效果更好。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林地上铺盖稻草、谷壳、锯末等覆盖物,以提高林地内温湿度,促进发笋期提前和发笋量增多,从而达到提高竹地经济效益。(覆盖时间宜在1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