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科学地目标;蕴含地结论.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科学地目标;蕴含地结论

第六讲 科学的目标;蕴含的结论 第三节 个案分析 在上一节,我们已经详细描述了我们所提出的“科学进步的三要素目标模型”,并对它作出了适当的论证。但为了进一步理解作为科学进步的三要素目标之间的相互制约性,我们还有必要再对科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作出详尽的分析。我们且以近代光学史为例。 与牛顿生活在同时代的荷兰科学家惠更斯(Christian Huygons 1629-1695)早就提出了与牛顿微粒说相竞争的另一种光学理论——光的波动说理论。但是,惠更斯的波动说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弱点:(一)惠更斯实际上认为光波只是一个个突发的脉冲,而并不认为它是具有一定波长的波列。他自己在《论光》一书中强调:“……不需要认为光波是以相同的间隔一个跟着一个。”这就使他的波动说不能解释光的干涉现象。相反,牛顿却从微粒说的角度出发,发现了牛顿环现象,注意到了光的波动特性(周期性)。(二)惠更斯虽然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包迹原理,但他没有假定子波可以相干,因而用他的波动说理论甚至不能真正解释众所周知的光线直进现象,而相比之下,牛顿的微粒说对光线直进现象的解释却是直观而自然的。(三)惠更斯虽然已经很好地描述了冰洲石的双折射现象——一种后来被理解为光线的偏振所造成的现象。但惠更斯却坚持光波应是纵波。然而纵波理论是与光的偏振现象不相容的;偏振现象是不能从他的波动理论中获得解释的。(四)在当时,他的理论也不能很好地说明当时光学研究中已成为热门课题的光线绕射,而这正是牛顿所着力予以解释的。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惠更斯的波动说就很难与牛顿在《光学》一书中所阐发的内容丰富的理论相匹敌,牛顿也从不把惠更斯的波动说看作是他的理论的真正对手。牛顿虽然尊敬并高度评价惠更斯的科学工作,把他看作是一位力学家、几何学家和天文学家,但却从不把惠更斯看作是一位光学家。尽管牛顿并不绝对排除光是以太之波动的可能性,但在牛顿眼里,惠更斯的光学却只能使光的波动说理论威信扫地。事实上,在牛顿以后的整个18世纪里,在光学领域中始终是牛顿的微粒说占据统治地位。 但是,当历史进入到19世纪以后,由于托马斯·杨(Thomas Young 1773-1829)和弗累涅尔(A.J.Fresnel 1788-1827)的工作,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首先是托马斯·杨于1801年竖起了一面新的旗帜。他一方面通过深入分析牛顿微粒说的困难而使这种困难进一步明朗化和尖锐化,另一方面,他又通过提出或修正一些辅助假说而大大改善了波动理论从而保护了(甚至也修改了)波动理论的“硬核”。托马斯·杨尖锐地指出了光的微粒说的严重缺陷,说它不能解释以下现象:(一)由强光源和弱光源所发出的光为什么有同样的传播速度;(二)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时,为什么有一部分被透射,而另一部分被折射;(三)他自己所发现的双缝干涉现象。(如果不予深究而接受劳丹的概念,则这些诘难大体上都属于劳丹所说的“经验问题”)与此同时,托马斯·杨大大改进了惠更斯的波动理论,并向牛顿微粒说发动了公开的挑战。他宣称:“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非要认为他是万无一失的,……。我……遗憾 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1 转引自斯蒂芬·F·梅森著:《自然科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41-442页。。他沿着惠更斯波动说的思路,进而认定光波应是具有一定波长的波列,首次提出了“光波波长”的概念,并测定了光波波长;他认定光的不同颜色是与光波的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在此基础上,他消除了他曾借以指责牛顿微粒说的那些困难。特别是在合理地解释他的双缝干涉实验的时候,他又进而提出了光波“干涉”的概念,初步提出了相干性原理,还进一步提出了“光程差”和“半波损失” 1 转引自斯蒂芬·F·梅森著:《自然科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41-442页。 立的。杨的理论提出以后不久,确实受到了当时许多人的批评和反驳,但真正使他难堪的反驳并不来自单纯维护牛顿观念的人们,而是来自不久就出现的实验观察事实(经验事实)。当杨的理论刚刚引起争论,就马上引来了实验方面的沉重打击。1808年12月,法国科学家马吕斯(E.L.Malus, 1775-1812)发现了反射光的偏振现象。马吕斯发现,这个现象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用惠更斯和杨的波动理论(当时仍认为光是纵波)来解释的。于是他坚持用牛顿的光微粒在进入介质界面时有附加振动(附从波)的理论来解释,并认为,这个实验事实表明,光微粒在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发生一种横向振动,也就是“偏离”光线运动方向的振动。所以他把这种现象称作光线的“偏振”(“偏振”一词就是这样最初由马吕斯从微粒说的角度上引入光学的)。这个实验事实确实是与惠更斯和杨所主张的光的纵波理论不相容的,因而引起了刚刚出世不久的杨氏理论的危机。杨氏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