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曹禺先生的一次心灵对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与曹禺先生的一次心灵对话   摘要:曹禺先生的《雷雨》诞生至今已七十余年了。七十多年来,此剧在创造了久演不衰的辉煌的同时,也伴随着它的主人经历了时代风雨的洗礼。中篇评弹《雷雨》的改编在发挥评弹艺术说表时空自由的优势同时,把大家带领到曹禺先生已经为我们设定,但由于受戏剧舞台时空的制约而没有能充分展示的发生在三十年前和发生在三年前的那两个故事的时空中去。但由于演出时间的限制,我们决定把周朴园、侍萍这条线作淡化处理,以繁漪、周萍的恋情为主线,让听众走进三年前繁、萍恋情的过程中去,并且在过程的叙述中走进他们的内心,以去探访他们灵魂深处的脉律。   关键词:戏剧艺术;《雷雨》;曹禺;艺术创作;作品改编;评弹艺术;改编;探索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150-04   曹禺先生的《雷雨》诞生至今已七十余年了。七十多年来,此剧在创造了久演不衰的辉煌的同时,也伴随着它的主人经历了时代风雨的洗礼。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初看《雷雨》即受震动,再看《雷雨》不免惶恐,三看《雷雨》便进入了迷宫。剧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确实吸引人的感官,但当你把这些表层的东西弄清楚了,一旦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你就会发现你已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一个迷宫。剧中的那些人物,尽管先生在舞台提示中都做了说明,但每次看完戏后,你就会发现先生在剧本中的提示,是如此的含蓄,以至很多演了一辈子繁漪、周萍、周朴园的演员都说没有把角色演好,很多看了一辈子《雷雨》的观众都说没有把剧中人物读懂。   记得十几年前,有一次,我去北京医院看望先生,我向他提了一个如今想来很感惭愧的问题。我问他:“您的《雷雨》中的人物,谁最坏?”先生看看我,先是说了一句很幽默的话:“你是要我像向小孩子解释连环画一样地解释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继尔,他便非常认真地对我说:“《雷雨》中没有一个坏人,但是不是好人,我不敢说。我只是写了几个我非常熟悉的人。”   曹禺先生在《雷雨》中为我们设下的迷宫,很久以来,对我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看各种版本的话剧演出,又看各种剧种的戏曲《雷雨》,似乎都没有让我从迷宫中走出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看来只是坐在剧场里看别人演绎的东西,毕竟隔靴搔痒,难有亲临其境的感受。真想有一个机会,能让我走进《雷雨》,与剧中的人物作一次坦诚的交流,与曹禺先生再作一次心灵的对话。   想不到这个机会突然来临了。2008年,在上海举办评弹金榜活动期间,苏州评弹团盛小云告诉我,有一位企业老总想把《雷雨》改成中篇弹词,她问我有没有兴趣加盟。我几乎是不加思索立即表态:“行!”那天,在上海的一家饭馆里,席间我侃侃谈了一个多小时,那位刘总饶有兴趣地听了一个多小时,饭毕即表态:“我喜欢评弹,我也喜欢《雷雨》。把《雷雨》改成中篇评弹,是我一生的梦想。就这样定,小云,你去组织,请最好的演员,请方先生当顾问。所有后勤工作,一概由我负责。”   创作班子很快就组成。在第一次主创班子的会议上,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对大家说:“把《雷雨》改成中篇评弹,是刘总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从现在开始,我与大家一起,与曹禺先生作一次虔诚的心灵对话。这是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让我们一起来享受吧。”   整整三年。我没有想到这次的旅行竟会如此漫长,一路走来,我采集到了许许多多路边的鲜花,我仿佛理顺了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我的如麻的思绪。现在我一一道来,请诸君鉴别一下,我是不是已经从《雷雨》的迷宫中走了出来。   《雷雨》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剧中人难以捉摸的内心世界:三十年前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主仆恋、三年前繁漪和周萍之间的母子情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后来又怎么会变化的?《雷雨》中的那几个看似鲜活、接近之后又觉冰冷的人物,他们的内心怎么会如此的让人难以捉摸不定?可以说,这些问题困扰了几代《雷雨》观众。我一直认为,《雷雨》绝不仅仅是一部个人命运的悲剧,而是一部社会悲剧、时代悲剧、民族悲剧。个人的命运必定与时代相连,与社会相系。那么,《雷雨》的故事究竟发生在什么年代呢?过去看戏看了无数次,对此却一直朦朦胧胧。现在要改编《雷雨》,这个问题必须要弄清楚。否则我们将无从下手。   此番重读原著,实在汗颜,其实这个问题曹禺先生在剧本里早就交代得清清楚楚,是我们忽略了。第二幕,周朴园与侍萍重逢,当周朴园发现眼前这个新来的“女佣”有点面熟,两人便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周补园:你好象有点无锡口音。   鲁侍萍: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   周朴园:(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过去听这几句台词,我都是轻轻地让它滑过去了。这一次,我却是细细地算了一下:光绪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