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当隐私遭遇社交网络
今天你“围脖”了吗?今天你“开心”了吗?今天你“踩点”了吗?现在的互联网生活已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有滋有味。谁曾想,当我们肆意地在互联网上刷微博、找朋友和分享地理位N的时候,也正将自己的隐私一点一点地暴露在众人面前。不需要破解,不需要盗取,在社交网站上,只需简单搜索,别人便能轻松获取我们的隐私。社交网站,让原本已经伤痕累累的个人隐私,又遇新痛。
仅需四步,微博攻破你的家
近期,一篇名为《我是如何推理出王珞丹住址的》的帖子蹿红网络。发帖者叫罗霄宇,今年19岁,是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学生。
罗霄宇在帖子中称,他仅仅利用演员王珞丹的新浪微博、GoogleEarth(3D地图软件)和简单的地理常识,便在短短四十分钟内,推断出王珞丹以前的家庭住址。整个过程,仅需四步。
第一步信息获取。首先,罗霄宇从王珞丹的博客和微博上找到了两张比较有价值的图片。这两张图片是王珞丹从她家里往外拍的照片,表面上看极为普通,实际上,这两张图片所传递的信息已足以推理出她家的位置。
通过仔细观察,罗霄宇发现王珞丹的家住在楼顶,所在的小区是西式的,而且可能已经建成有一段时间了。从俯瞰图上看,小区至少有三个正方形花坛。
第二步区域筛选。找到了这两个关键线索后,罗霄宇打开Google Earth,截取了一张北京城区的俯视图,并将其划分为A~I九个区域。
通过王珞丹在2010年3月6日和2010年3月24日所发送的两条微博,罗霄宇排除了E区域和A区域。由于自己也曾在B和F区域居住过,那一带不存在这样的小区。所以,他又排除了这两个区域。
接着,罗霄宇又根据四环堵车的路段和该小区的新旧程度暂时排除了G、H和I三个区域。如果C区域也没有这样的小区,罗霄宇才会考虑对以上三区域进行搜索。
第三步搜索。缩小了范围之后,罗霄宇便在Google Earth上截取了一张C区域的俯视图。在对局部进行放大后,他发现图片左部的三个正方形区域以及边上的长方形区域,与王珞丹所在小区的模拟图大致相似。此时,他已基本推断出,这应该是王珞丹当时所居住的小区。
第四步实地检验。最后,罗霄宇又亲自去了一趟该小区。在对比了之前找到的两张照片后,罗霄宇最终确认,这就是王珞丹所居住的小区。
记者曾通过各种渠道多次联系王珞丹经纪人,试图确认罗霄宇搜出的信息是否准确,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不过,记者对比王珞丹之前晒出照片的背景建筑和罗霄宇在该小区拍摄的照片后发现,两个小区的确极为相似。
对于为什么要搜索王珞丹的住址,罗霄宇解释说,去年夏天他刚刚高中毕业,有一次坐出租车回家,无意之中听见司机说:“整天在北京跑来跑去,也不知道电视里那些明星都住在哪儿?”碰巧那段时间电视剧版《杜拉拉升职记》正在热播,罗霄宇很喜欢王珞丹所扮演的杜拉拉。于是当天回家后,他仅花了四十分钟,就搜出王珞丹当时住在北京市朝阳区天通苑东区某小区内。
这篇帖子曝光以后,便在微博上引发热议。微博成了“危博”,爱自曝的“微博控”们也人人自危。谁又知道,下一个被曝光的会不会就是自己呢?
微博晒车票,泄露隐私仅需五秒
如果说凭一个微博,两张普通的照片,再加上简单的逻辑推理,就能找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家庭住址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那仅通过一张高铁车票,再加一部智能手机,便能查出陌生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更为惊悚了。但这一切,就的的确确就发生在了大学生小刘的身上。
八月初,大学生小刘从重庆乘坐高铁到成都。由于这是他头一回乘坐高铁,感觉十分新鲜。列车刚驶出重庆,他就掏出手机,并用手挡住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美滋滋地将自己的高铁车票晒到了微博上,还附言:“亲,来看看我在哪儿?”
在该条微博发出不久后,他陆续收到了粉丝的回复。小刘惊奇地发现,有个粉丝不但知道他在高铁上,甚至还披露了他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后来才听说有一种手机软件,只需五秒钟就可以破解出高铁车票上的数据。”小刘说。这就是智能手机上的一款“二维码识别软件”。
这种软件可以对用二维码形式加密过的图片、声音、文字、签字和指纹等信息进行解码,并准确识别出印有二维码的护照、身份证、驾照和车票等证照的隐含信息。
目前全国的高铁、动车组车票的右下角都印有二维码。二维码主要包括车次、发车时间、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黑色方块的用处,其实导致信息泄露的元凶往往就是它。”某论坛一位版主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喜欢在微博上晒车票,以为遮盖住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安全了,其实不然。只要你的手机摄像头像素够高,对着电脑屏幕就能扫描到二维码。”
随后,记者用装有识别软件的手机,分别对着两张车票右下角的二维码扫描一遍,不到5秒钟手机屏幕上就出现了一长串数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