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结构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公示.doc

核电站结构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公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电站结构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核电站结构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二、候选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1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3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4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5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三、候选人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1 张兴斌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提出课题总体思路和负责总体协调 2 张忠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进行课题调研,开展全方位理论分析并提出课题实施方案 3 陈李华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完善课题方案、参与理论分析并指导实践应用 4 潘蓉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完善课题方案,进行开挖爆破对新浇混凝土影响专项研究并指导实践应用 5 魏建国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并对温度应力、混凝土龄期强度和约束条件进行计算,同时组织工程实施。 6 李政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与理论分析并提出实体工程监测方案 7 王辉诚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负责材料性能全面试验为课题提供输入条件 8 秦亚林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审查理论分析结果,完善工程总体实施方案 9 胡立新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审查工程实施方案,并协调方案具体实施 10 刘军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负责监测方案的实施和成果的验收 11 刘自妥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协助编制行业施工标准 12 王永焕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负责成果的总结和规范编制 13 程敦旵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与成果验证性试验 14 岳红波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与成果验证性试验 15 朱秀云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参与成果验证性试验 四、项目简介 随着本世纪初我国核电建造的兴起,核电站结构砼质量安全愈加受到重视,原有施工技术采取分层分块小体量的浇筑形式,依然难以克服裂缝的安全隐患,对结构防核泄漏和沿海高盐雾环境的耐久性侵蚀影响严重,迫切需要对核电砼浇筑质量进行系统研究。其目的有: 1)核电站结构砼有其抗核泄露、特殊耐久性等要求,其质量控制关系国计民生、影响深远,混凝土质量必须得到有效控制。 2)提高单次砼浇筑量,减缩施工工期。小体量施工周期长,并且裂缝出现后处理消耗大量时间,对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有不利影响。 3)研究砼裂缝成因,严格控制砼出现裂缝。尤其是浇筑体量增大砼开裂控制难度提升,必须对开裂原因重新分析找出根源和防裂措施。 本项目取得主要创新成果有: 1)从理论上建立了核电站结构通用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初始状态、边界条件和内部水化热过程特点等,首次开展真正意义上数字化砼温度应力和收缩全过程仿真分析,提出并验证“整体浇筑”施工模式的可行性和“动态养护”方式的可指导性,从控制砼内部应力着手控制裂缝的产生; 2)首次全面精确分析在边界约束力、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共同作用下砼的受力状态及其裂缝产生机理;首次提出将温度作为可控荷载理念,并使用温度应力平衡砼水化收缩的方法,从而降低砼总体应力;首次提出浇筑厚度增加对温度裂缝控制更为有利的论断,摒弃传统通过缩减浇筑体量和降低水泥用量来控制砼裂缝的方法,打破过去小体量施工作业方式下砼越小越安全的观念,并通过严谨计算模拟分析予以支撑,通过了核安全当局组织的专家严格审查; 3)在理论指导下拓展工程应用,研究砼绝对应力的测试方法及测量装置,对砼温度绝对应力应变和收缩特性进行了全面适时现场监控和分析;根据理论和实践,把握并验证了结构砼的温度应力和收缩特点,提出了全新施工分层方案和一系列原创性的裂缝控制方法; 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2项,专著1本,国标2项,企标1项,论文几十篇; 本项目成果产生的价值有: 1)采用整体浇筑模式,既节省材料费、人工费、措施费,又能实现文明施工;单台机组减缩施工关键路径约30天,潜在增加发电产能巨大; 2)实体工程理论分析及监测服务增加可观创收; 3)裂缝减少极大降低核泄漏和保障结构耐久性,核电运行安全可控; 4)成果除了在核电站高温高湿环境浇筑的高强砼应用外,还可在其它工业和民用工程中推广。 五、相关证明材料 5.1知识产权目录(只填已授权知识产权证明,按重要程度排序,限10个) 序号 知识产权类别 授权项目名称 国(区)别 授权号 授权公告日 发明人 权利人 1 发明专利权? 一种确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养护方法的方法? 中国 ZL201510956216.X? 2017-11-17? 张忠,张兴斌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 发明专利权? 一种既有混凝土结构绝对应力的测试方法? 中国 ZL201510342272.4? 2017-12-15? 张兴斌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3 发明专利权? 一种混凝土绝对应力的测量装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