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近经济题集
中近经济
选择题
21.造成图2所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A.百姓普遍贫困 B.对外贸易萧条
C.农业严重歉收 D.鸦片大量走私
23. 1867年,总理衙门指出,华商投资外轮企业或自买、租赁轮船交洋商代理,“将来必为洋人所挟持,自不如显为告谕,任从买卖.则其权尚可归华商自主”。同年,清政府允许华商购买新式船只,从事国内各口岸及涉外航运贸易。这一政策(D)
A.强化官府对民间商业的控制 B.表明洋务派投资开办民用工业
C.放宽对民间兴办工厂的限制 D.抵制西方列强对航运业的垄断
31.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直接进口各国棉布价值百分比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用来佐证(B)
A.一战之前中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一战期间日本扩大在华经济侵略
C.一战期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D. 一战以后英国在华贸易持续下降
30.据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从1872年到1894年开设的74家民族资本工厂创办人的身份看,这些工厂明确属于上海、广州、福州、宁波等地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据此可知(D)
A.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东南沿海地区 B.商人群体是近代工业的主要投资者
C.近代民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 D.商业资本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31.1935年11月国民政府颁布了《工业奖励法》,鼓励发展重工业,并提出重工业建设应由“中央予以指导,令各省分别举办”。而政府的投资主要集中于西北、西南等内地落后省份。这说明(C)
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经济建设目的是围剿红军长征
C.政治形势影响政府经济决策 D.我国工业布局趋向于完全合理
32.据史书记载:天津进口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大量走私进口的美国货还不包括在内。天津市场上出售的货物,美国货占到将近60%,天津的民族工业因此纷纷破产。这种情况发生在(D)
A.辛亥革命后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
27. 16世纪初,中国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6,而欧洲是1:12。据此,欧洲各国将套取黄金作为与中国贸易的重要经济策略,英国东印度公司等明确规定贸易的一定比例是用白银购买中国黄金。这种经济策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B)
A.导致了白银的大量外流 B.推动了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D.阻碍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28.
上海
汉口
北京
安徽芜湖
四川长寿
吉林
黑龙江
3
5
2
1
1
4
2
上表是1905——1911年全国新建面粉厂分布情况,据此可知(C)
A.民族工业受到外资企业的排挤 B.南方与北方经济趋于平衡
C.近代工业逐渐向内陆地区扩展 D.中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35.1877年,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蚕丝、茶叶,其出口比重分别为26.9%、49.4%,而到了1894年,这一比重则分别为26.2%、24.9%。这一变化可以折射出中国(A)
A.出口商品种类的增加???????B.传统手工业的升级换代
C.自然经济日益走向解体??????D.蚕丝出口数量保持稳定
6.据古代(东西洋考)记载,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此局面持续到清初,民间遂多用外国银钱。这表明清初及前代(A)
A.中国外贸在世界居优势地位 B.清期海禁政限制外贸发展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农业经济 D.东西方间以货易货交流频繁
8.下表反映了近代山西部分新产业首次出现的情况,这反映出近代山西(C)
A.轻重工业并举,完成了近代化 B.资源丰富,办厂条件优越
C.新生产力区域分布的不平衡 D.实业救国成为发展动力
12.对下列信息的理解最符合史实的是(C)
A.英国在中国的影响持续减弱 B.美国借助中日战争中国输出枪械
C.日本逐步加大对华经济扩张 D.德日两国在中国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19.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土地政策。据此推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
策(B)
1927年《丼冈山土地法》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三种方法分配之
分配给农民个别耕种;分配给农民共同耕种;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
1929 年中共中央第二十八
号中央通告
土地斗争的主要方式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而不是没
收一切土地。
1942 年《关于抗日根据地
土地政策的决定》
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农民问题的基本
政策。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
土地制度。
A.以实现土地公有制为主要目的 B.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
C.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目标 D.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到六年级近反义词.docx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及说课稿.doc
- 一年教案doc.doc
- 一单元第2课图像与眼睛.ppt
- 一园一特色活动简讯.docx
-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复习用.ppt
- 一年级书画社团活动计划.doc
- 一年级儿童团入团仪式方案及台本.doc
- 一年级健康教育集体备课教案.doc
- 一年级下册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李四红).ppt
-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应用的比较与启示:基于概念与实践的双重审视.docx
- 可注射双层微球:制备工艺创新及长效抗骨关节炎机制与应用探究.docx
-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群众体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影响.docx
- 过氧化氢酶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新视角与分子机制探究.docx
- 论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舆论引导力的构建与提升.docx
- 大豆异黄酮摄入与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探究——基于Meta分析的深度剖析.docx
- 探究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与细胞凋亡及API5的内在关联.docx
- 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文化教学活动:实践、挑战与发展路径.docx
- 以听说读为翼,促初中英语写作之翔:互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