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近经济题集.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近经济题集

中近经济 选择题 21.造成图2所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A.百姓普遍贫困 B.对外贸易萧条 C.农业严重歉收 D.鸦片大量走私 23. 1867年,总理衙门指出,华商投资外轮企业或自买、租赁轮船交洋商代理,“将来必为洋人所挟持,自不如显为告谕,任从买卖.则其权尚可归华商自主”。同年,清政府允许华商购买新式船只,从事国内各口岸及涉外航运贸易。这一政策(D) A.强化官府对民间商业的控制 B.表明洋务派投资开办民用工业 C.放宽对民间兴办工厂的限制 D.抵制西方列强对航运业的垄断 31.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直接进口各国棉布价值百分比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用来佐证(B) A.一战之前中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一战期间日本扩大在华经济侵略 C.一战期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D. 一战以后英国在华贸易持续下降 30.据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从1872年到1894年开设的74家民族资本工厂创办人的身份看,这些工厂明确属于上海、广州、福州、宁波等地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据此可知(D) A.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东南沿海地区 B.商人群体是近代工业的主要投资者 C.近代民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 D.商业资本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31.1935年11月国民政府颁布了《工业奖励法》,鼓励发展重工业,并提出重工业建设应由“中央予以指导,令各省分别举办”。而政府的投资主要集中于西北、西南等内地落后省份。这说明(C) 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经济建设目的是围剿红军长征 C.政治形势影响政府经济决策 D.我国工业布局趋向于完全合理 32.据史书记载:天津进口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大量走私进口的美国货还不包括在内。天津市场上出售的货物,美国货占到将近60%,天津的民族工业因此纷纷破产。这种情况发生在(D) A.辛亥革命后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 27. 16世纪初,中国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6,而欧洲是1:12。据此,欧洲各国将套取黄金作为与中国贸易的重要经济策略,英国东印度公司等明确规定贸易的一定比例是用白银购买中国黄金。这种经济策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B) A.导致了白银的大量外流 B.推动了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D.阻碍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28. 上海 汉口 北京 安徽芜湖 四川长寿 吉林 黑龙江 3 5 2 1 1 4 2 上表是1905——1911年全国新建面粉厂分布情况,据此可知(C) A.民族工业受到外资企业的排挤 B.南方与北方经济趋于平衡 C.近代工业逐渐向内陆地区扩展 D.中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35.1877年,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蚕丝、茶叶,其出口比重分别为26.9%、49.4%,而到了1894年,这一比重则分别为26.2%、24.9%。这一变化可以折射出中国(A) A.出口商品种类的增加???????B.传统手工业的升级换代 C.自然经济日益走向解体??????D.蚕丝出口数量保持稳定 6.据古代(东西洋考)记载,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此局面持续到清初,民间遂多用外国银钱。这表明清初及前代(A) A.中国外贸在世界居优势地位 B.清期海禁政限制外贸发展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农业经济 D.东西方间以货易货交流频繁 8.下表反映了近代山西部分新产业首次出现的情况,这反映出近代山西(C) A.轻重工业并举,完成了近代化 B.资源丰富,办厂条件优越 C.新生产力区域分布的不平衡 D.实业救国成为发展动力 12.对下列信息的理解最符合史实的是(C) A.英国在中国的影响持续减弱 B.美国借助中日战争中国输出枪械 C.日本逐步加大对华经济扩张 D.德日两国在中国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19.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土地政策。据此推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 策(B) 1927年《丼冈山土地法》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三种方法分配之 分配给农民个别耕种;分配给农民共同耕种;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 1929 年中共中央第二十八 号中央通告 土地斗争的主要方式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而不是没 收一切土地。 1942 年《关于抗日根据地 土地政策的决定》 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农民问题的基本 政策。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 土地制度。 A.以实现土地公有制为主要目的 B.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 C.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目标 D.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