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麻醉相关发展趋势.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麻醉相关发展趋势.ppt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且得到FDA批准,并公认较为有效的是丙泊酚(异丙酚、德普利麻)麻醉所用的应用软件及注射泵和带识别卡的专用含药注射器。其它应用较广的还有麻醉镇痛药如芬太尼、苏芬太尼、阿芬太尼、雷米芬太尼的给药程序,以及肌肉松弛药的给药程序。 由于靶组织的药物浓度,特别是与受体结合的药物分子数量很难精确测定,因此所谓的靶控输注量,大多是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数据,依有关的数学模型所进行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这些数据再经反复的临床拟合、修正,最后形成稳定的数学模型、给药公式、及按年龄、性别、体重不同分别对程序进行修正的校正系数。 当代麻醉学的发展趋势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于布为 麻醉科更改科名决不仅仅是形式的东西,它还能为医院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促进各手术室的更快发展,提高院内外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以至保证整个医院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带来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国内1500张床位的综合性大医院麻醉科的工作人员数量大约在40人左右,而在法国是200人左右。 除了在手术室内担负麻醉工作外,他们还负责ICU、急诊ICU、PACU、疼痛门诊、内窥镜检查、心导管、放射介入治疗室、产房等需要为病人施行镇静,镇痛,以至门诊的各种场所中病人的安全保障与治疗。 由此可见,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的转变,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麻醉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 快速周转技术与“ 办公室麻醉” 老龄化社会的一个特点是,由于患病人数的大量增加,使医疗费用的增加远远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加之大多数国家在二次大战后建立的医疗保障体系都是以高福利政策为基础的,使得国家财政收入难以维持庞大的医疗费用开支。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后,各国相继开始进行医疗制度改革。由于政府对医院的补贴大量减少,使得医院不得不大力削减医疗成本,提高效率,以增加收入。由此产生了快速周转技术(也称快通道麻醉)和“ 办公室麻醉”。 所谓快速周转技术,主要是通过尽可能压缩术前住院天数、尽可能使用短效麻醉药、尽可能采用如内窥镜(胸腔镜、腹腔镜)和各种吻合器(胃肠吻合器、血管吻合器、皮肤缝合器)等新技术以缩短手术时间,尽可能避免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感染以缩短术后住院天数等手段来达到提高床位周转率的目的。 其根据是对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支出情况所进行的研究。通常情况下,手术病人的医疗费用支出有两个高峰;一是术前检查费用,二是自手术日起三天内的费用。 虽然前一个高峰为医院带来了利润,但等待检查结果所耗用的时间抵销了利润,也影响了床位的周转。因此,目前多将术前检查安排在门诊进行。 病人在手术前一日入院或手术日晨入院,手术后一旦病情稳定即出院且由于使用吻合器和皮肤缝合器,一般不需拆线。通过快速周转技术,使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可在术后4天出院。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床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同时也使医院获得了最大利润。 快速周转技术能得到以广泛开展,与麻醉学的贡献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短效、超短效麻醉药的问世、以及麻醉机、监护仪的进步,使快速周转技术成为可能。 目前已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等,均是起效快、作用时间仅十几分钟的药物,注入体内后可迅速产生麻醉作用。手术结束后几分钟内病人即完全清醒。如配以完善的术后镇痛,病人稍事休息后即可在家人的陪伴下回家休养。 这种麻醉技术的出现,导致了门诊手术麻醉和“ 办公室麻醉”的大量增加。 所谓“ 办公室麻醉”即泛指在各科医生的诊室内所施行的全身麻醉,包括:门诊外科手术的麻醉、人工流产麻醉、各种内窥镜(胃镜、肠镜、膀胱镜等)检查的麻醉,以及心导管检查、脑血管造影、以至拔牙术所施行的麻醉。目前“办公室麻醉”已占美国麻醉总例数的30%~50%。 除了前已述及的短效、超短效麻醉药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的广泛使用外,喉罩等不需气管内插管,而又能确保病人呼吸道通畅的器具的发明,也是“办公室麻醉”能大规模开展的主要前提。 此外,随着“ 办公室麻醉”的开展,一批原本并不被看好,但体积小巧、便于移动的低档麻醉机,现已成为热销货。一些没有此类产品的麻醉机生产厂家,也在积极研制此类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低流量紧闭麻醉法(LFCCA) 低流量紧闭麻醉法(LFCCA)最早用于乙醚麻醉时代,以后随着卤族麻醉药如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的发明及精密挥发器的广泛使用,中高流量(2~6L/ min新鲜气流)吸入麻醉逐渐成为麻醉的主流方法。 虽然中高流量麻醉法有使用方便、便于调节麻醉深度、不易发生缺氧的优点,但也有浪费麻醉药,污染空气的缺点。特别是在国内,由于手术室普遍没有安装废气排污系统,因此麻醉药废气造成的污染问题就更为突出。 低流量紧闭麻醉法,由于氧流量可低至仅维持代谢水平的250ml~300ml /min,因而麻醉废气排出极少,麻醉药消耗量也较常规中高流量麻醉法减少2/3。 此法于7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