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北京教师进修学校初一-学习管家
PAGE1 / NUMPAGES6
2017北京教师进修学校初一(下)期中
语 文
出题人:汪磊 审核人:齐艳
初一语文
一、积累?运用——请表示你广博知识储备和熟练的运用能力吧!(19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6分)
每年4月,北国草木萌发,鸿雁便翩然北飞。鸿雁是一种大型候鸟,它们喜欢群居,飞行时排行前进。它们喜欢将巢筑在湖泊岸边、沼泽地上或芦苇丛中等荒僻之地。在不同的环境中,鸿雁们都能构筑自己的安乐窝,来繁衍后代。鸿雁们看上去 ① 。但它们警觉性高,一但受到惊扰便会张皇失( )。清代词人纳兰容若曾用“西风乍起峭寒生,惊雁避移营”一句写自己性急。孤苦、无助的处境,同鸿雁遇到惊吓时的情态一样,惟妙惟( )。
每年九十月间,北国衰草连天,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鸿雁便南迁。鸿雁奋力归巢的景象,常使异乡游子触目伤( )。异乡琐屑,往往触发他们的思乡之情。情郁于中,不能自已,游子便通过各种方式排遣乡愁。鸿雁北飞南先,周而复( ),牵动着游子的心,因此,在中国诗词长廊中, ②。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萌发(mèng) 惶急(huáng) B.琐屑(xiè) 不能自已(yì)
C.繁衍(yǎn) 翩然(piān) D.荒僻(bì) 风雪途载(zài)
(2)文段中括号内所填汉字的字形和对该字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惟妙惟( ) 应填“肖”,字义为“肖像”。
B.触目伤( ) 应填“怀”,字义为“心”。
C.张惶失( ) 应填“错”,字义为“安排,放置”。
D.周( )复始 应填“覆”,字义为“又”。
(3)为文段①②处补充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个个沉着镇定 ②鸿雁作为一种特有的形象,寄托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B.①个个沉着镇定 ②游子的思乡之情作为一种特有的形象,寄托在鸿雁身上。
C. ①彼此相安无事 ②鸿雁作为一种特有的形象,寄托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D. ①彼此相安无事 ②游子的思乡之情作为一种特有的形象,寄托在鸿雁身上。
2.一位老先生希望他的学生能够胸怀大志,报效祖国,所以特地写了一副勉励学生的对联:上联是“囊中诗句少风月”,请你为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杯中酒里多春秋 B.笔下文章多才华 C.笔下文章多患忧 D.文中豪情冲云霄
3.根据文意,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欧阳修的是“人生自古是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纳兰性德的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甚至于像王国维“人生之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
①我们很能体会到他的绵绵情恨
②那种对人生无常、漂泊不定的深切感触,我们也能够知悉
③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他的壮怀激烈
④我们也不难会意到他掩饰深情的无奈的哀伤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4.某学校举办校庆的前夕,有四位校友给联络处的老师发来了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是(2分) A.校友甲:获悉贵校举办校庆,甚喜,届时定莅临出席。 B.校友乙:因公务繁忙,参加校庆恐耽误大事,特此通知。 C.校友丙:虽身体欠安,但也要不得不前往母校列席,特此告知。 D.校友丁:因家父病危,故不能赶到母校参加校庆,敬请原谅。5.语序的变化组合如同智力魔方,巧妙地调动,可以变化出多种形式,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如:“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一家药店为了吸引客人买药,打出了“何愁世间人生病,
但愿架上药无尘”的对联广告,没想到却带来了反面效应。请调换上下联中错位的词语两处,增强人们的好感和信任。使求医问药者得到情感抚慰,你改动后的对联广告是:(2分)上联:
下联:
6.古诗文默写。(共五分)
(1)马作的的卢飞快,
(2) ,长河落日圆。
(3)《卖炭翁》中反映卖炭翁矛盾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 。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 , ”直抒胸臆,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5)崔颢《黄鹤楼》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