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词用语出处之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坡词用语出处之分析

PAGE PAGE 39 第四章、東坡詞用語出處之分析 東坡詞用前人詩句與典籍之語甚多,此處依陳師滿銘首創之分類方式 將東坡典故之出處採用經語、史語、子語、集語之分法是參用陳師滿銘之分類方式,詳見陳師著作《詩詞新論》中〈古語古句在蘇辛詞裡的運用〉一文,見該書 將東坡典故之出處採用經語、史語、子語、集語之分法是參用陳師滿銘之分類方式,詳見陳師著作《詩詞新論》中〈古語古句在蘇辛詞裡的運用〉一文,見該書166-210。 第一節、用經語 東坡所用的經語較少,出現於《詩經》、《論語》、《孟子》、《左傳》、《禮記》諸書。 出自詩經的凡十二見〈南鄉子〉(回首亂山橫)、〈減字木蘭花〉(惟熊佳夢)、〈沁園春〉(孤館鐙青)、〈河滿子〉(見說岷峨淒愴)、〈菩薩蠻〉(城隅靜女何人見)、〈雙荷葉〉(雙溪月)、〈滿江紅〉(憂喜相尋)、〈哨遍〉(為米折腰)、〈滿庭芳〉(歸去來兮)、〈西江月〉(聞道雙銜鳳帶)、〈浣溪沙〉(風捲珠簾自上鉤)、〈念奴嬌〉(憑高眺遠)。如〈菩薩蠻〉(城隅靜女何人見)中: 城隅靜女何人見,先生日月歌彤管。 是出自《詩經?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見《詩經集註》,頁21。 又如〈浣溪沙〉(風捲珠簾自上鉤):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當戶笑綢繆。 則是用了《詩經?陳風?月出》及《詩經?唐風?綢繆》二篇中的詩句: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 見《詩經集註》,頁65。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 見《詩經集註》,頁55。 出自《論語》的有十見〈減字木蘭花〉(賢哉令尹)(春光亭下)、〈浣溪沙〉(軟草平沙過雨新)(炙手無人傍屋頂)各二見,〈南鄉子〉(冉冉中秋過)、〈沁園春〉(孤館鐙青)、〈望江南〉(春已老)、〈滿江紅〉(憂喜相尋)、〈醉翁操〉(琅然清圜)、〈千秋歲〉(島邊天外)各一見。如〈沁園春〉(孤館鐙青):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 是出自《論語?述而》: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見《四書集註?論語集註》卷四,頁95。 又如〈減字木蘭花〉(賢哉令尹): 賢哉令尹,三仕巳之無喜慍。 「賢哉令尹」是仿《論語?雍也》:「賢哉回也!」的句型,而「三仕巳之無喜慍」則是出自《論語?公冶長》: 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巳之,無慍色。 見《四書集註 見《四書集註?論語集註》卷三,頁80。 出自《孟子》的有四見〈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落日繡簾捲)二見,〈西江月〉(莫嘆平齊落落)、〈歸朝歡〉(我夢扁舟浮震澤)。如〈西江月〉(莫嘆平齊落落): 且應去魯遲遲。 是出自《孟子?萬章下》: 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 見《四書集註 見《四書集註?孟子集註》卷十四,頁367。 出自《左傳》的有三見〈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菩薩蠻〉(買田陽羨吾將老)、〈浣溪沙〉(傾蓋相逢勝白頭)各一見。如〈浣溪沙〉(傾蓋相逢勝白頭): 故山空復夢松楸,此心安處是菟裘。 賣劍買牛吾欲老,乞漿得酒更何求。 是出自《左傳?隱公十一年》隱公曰: 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見《左傳會箋》,頁 見《左傳會箋》,頁102。 其經語出自《禮記》只有〈菩薩蠻〉(繡簾高捲傾城出)一詞,《禮記?樂記篇》上說: 歌者上如抗,下如墬,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鉤,纍纍乎端如貫珠。 見《禮記注疏及補正》,頁 見《禮記注疏及補正》,頁17。 東坡用此作: 遺響下清虛,纍纍一串珠。 第二節、用史語 東坡所用的史語,出自《晉書》、《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戰國策》、《南史》、《新五代史》、《北齊書》、《孔子家語》諸書。其中出自《晉書》、《史記》的最多。 東坡所用的史語,出於《晉書》的凡十三見其中〈浣溪沙〉有五見:見於(慚愧今年二麥豐)(雪裡餐氈例姓蘇)(料峭東風翠幕驚)(徐邈能中酒聖賢)(炙手無人傍屋頂)五首,其他詞調用《晉書》語的各一見:〈瑞鷓鴣〉(碧山影裡小紅旗)、〈定風波〉(今古風流阮步兵)、〈減字木蘭花〉(鄭莊好客)、〈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南歌子〉(古岸開青葑)、〈滿江紅〉(憂喜相尋)、〈八聲甘州〉(有情風、萬里卷潮來)、〈青玉案〉(三年枕上吳中路)。如〈謝安傳〉: 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及鎮新城,盡室而行,造泛海之裝;欲須經略粗定,自江道還東。雅志未就,遂遇疾篤。上疏請量宜旋旆,……聞當輿西州門。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因悵然謂所親曰:「……吾病殆不起乎!」 見《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頁 見《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頁2076。 東坡於〈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一詞中用作: 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州。 於〈南歌子〉(古岸開青葑)一詞則用作: 記取他年扶病、入西州。 此典還出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