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动机湿式油底壳的漏油分析
根据市场反馈的发动机湿式油底壳漏机油现象,有针对性的对油底壳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经分析总结出,主要有油底壳安装面渗油和放油螺塞处漏油两类漏机油的失效模式,运用可靠性基本理论分析得到的改善措施,有效地避免了油底壳的渗油、漏油问题,从根源上杜绝了市场上油底壳漏油现象,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整机质量。
1引言
油底壳主要是收集和存储由发动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同时也具备封闭曲轴箱、防止杂质进入曲轴箱内部、沉淀润滑油杂质、散去部分热量及防止润滑油氧化等功能。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一部分,根据其润滑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油底壳分为湿式油底壳和干式油底壳。湿式油底壳大多运用在普通民用汽车上,润滑方式有飞溅润滑和压力飞溅复合式润滑两种形式。其处于曲轴箱下半部利用机油泵吸取和曲轴扫起机油对发动机各摩擦表面进行润滑。而干式油底壳多为经常激烈驾驶的车型(特别是赛车和跑车)所使用。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3期2014年第11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因飞溅润滑的离心作用导致机油供给困难造成润滑不足的情况而制约着车辆性能,故干式油底壳只采用压力润滑,而机油泵尺寸和动力需求也相对较大且需另外设置储油罐。本课题主要针对普通民用汽车的湿式油底壳进行相关研究,对湿式油底壳在市场上出现漏机油现象的主要失效模式作进一步的调研。
2现状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产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汽车制造业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细节一直是主导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认识,大众的DSG事件并不能改变消费者整体对大众品牌的认可,可是奔驰的毒阻尼片便使得很多消费者对这个豪华品牌失去了信心。油底壳是汽车产品的一部分,其机油一般渗漏不会造成突发性的安全事故,但如果渗漏时间较长会造成润滑油油位过低而导致发动机磨损加剧,甚至可能有拉缸或轴瓦抱死等重大故障。为防止油底壳漏油的细节问题而影响整个汽车的品质,汽车制造商在开发阶段都加强了产品可靠性设计、稳定性试验及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依靠技术进步、管理的创新和标准完善来提高油底壳的质量。虽然通过模拟分析与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作了改进[1] [2],但油底壳还是有出现漏机油的现象。随着汽车逐步进入每家每户,汽车质量肯定是重中之重,所以彻底解决湿式油底壳渗漏问题刻不容缓。
3湿式油底壳的设计
湿式油底壳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功能:储存润滑油,保证发动机的正常润滑;
(2) 尺寸:即发动机在整车上的有限空间,安装油底壳后不能与排气管、底盘、传动轴等汽车其它零部件产生干涉;
(3) 质量:不允许有任何的漏油、渗油现象出现;
(4) 强度:在降低整车重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整车振动所引起的噪声辐射;
(5) 成本:以最简单的方式,制造出满足发动机使用功能的油底壳,同时兼并批量生产的效率特性。
4湿式油底壳的制造
湿式油底壳的制造70%以上都是采用板材进行冲压而成型,只有少数油底壳运用铸铝件。众所周知冲压件是通过冲床(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和型材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的成形加工方法,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冲压可加工出轮廓尺寸大、空间形状复杂、质量轻、形状和尺寸精度高的零件,可实现其它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一般经冲压成型的零件不再需要切削加工就能满足零件的使用功能,而且具有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普通小零件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冲模制造复杂,通常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的级进模,故大多用于大批量生产之中[3]。但即使延伸率再好的材料,还是会有应力变形和回弹的存在。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后,其应力应变关系不是唯一的,而与加载路径和加载历史有关[4]。所以经冲压后的应力应变直接影响到油底壳安装面的平面度,一般都有0.1~0.3的偏差,所以发动机在安装油底壳的同时,都要通过打密封胶来避免此间隙所造成的渗油现象[5]。
5湿式油底壳的渗油、漏油分析
通过市场的反馈与调查,优化之前的油底壳通常有安装面渗油与放油螺塞处漏油两种现象。
5.1安装面渗油
因为油底壳安装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故油底壳螺栓安装孔处已经百分之百与发动机曲轴箱结合面被压紧,但螺栓安装孔与孔之间的位置,就不一定能实现百分之百的压紧,油底壳安装面与发动机曲轴箱结合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间隙,所以只有通过打密封胶来提高油底壳的气密性及降低机油的渗透性。在装配时油底壳安装表面与曲轴箱安装表面被螺栓压紧后,多余的密封胶就被挤到油底壳的内、外两侧,堆积在油底壳的储胶槽上,并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