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备课当从预习始.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课当从预习始   【摘 要】一节成功的阅读课,其真正的备课应该从备学生的预习开始。备预习是实现以学定教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抓手,是教学走向融会贯通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备课;预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28-02   【作者简介】付小明,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初中部(江苏溧水,211200)教师。   在教学中,备课从何处始?相当一部分教师给出的答案是“备课从导入新课始”。殊不知,“导入新课”并不是备课的起点,因为学生并不是在教师“导入新课”时才接触这篇文章的,绝大部分学生在教师讲解新课之前,就已经对文本有了一定的预习准备。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从教师备课角度而言,一节成功的课,其真正的备课应当从备学生预习开始。   一、备预习,实现以学定教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新知”的建构,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即根据学生现有的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学定教”,但真正的以学定教又绝非易事,因为学生的学情是很难精确把握的,而成功的设置预习又恰恰是把握学情的重要手段。比如教学《杨修之死》一文前,笔者让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畅想杨修之死的原因,并形成文字。一名学生在《杨修死有余辜》一文中这样写道――   不可否认,杨修才能十分出众。当年击鼓骂曹的祢衡说过:“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就连曹操本人也承认:“我才不见卿,乃觉三十里。”杨修著作颇丰,对军中贡献也大,这样一个人的死,似乎不那么简单。   第一,他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天生多疑,且嫉贤妒能,阴险狡诈,而杨修分食塞北“一合酥”,揭穿曹操梦中杀人真相,智解“门内添活”之意,这些显然是犯了曹操之忌。   第二,他参与了政治斗争。杨修教曹植作“答教”,斩门吏出城门,揭穿曹丕大麓藏人阴谋,这一切都充分说明杨修参与了政治斗争。政治斗争是一个漩涡,进去了就很难脱身,更何况是关乎曹植、曹丕二人的继位问题。曹操不希望有外部势力的介入使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更不希望自己百年后江山不稳,因此杀杨修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这也是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吧。   第三,他自作聪明,造传军令。假传军令,尤其是退兵会削弱士气,给军队造成巨大损失,再加上曹操早有杀修之心,因此即使杨修的推断是正确的,也会被曹操当成是造谣,找到借口诛之。   第四,曹操看不惯杨修身边的人。无论是孔文举、祢衡,还是杨修的父亲杨彪,都与曹操有很大矛盾。孔文举营救杨彪,让曹操在庆功宴上下不了台,祢衡是孔文举所举,竟然击鼓骂曹。此三子者,皆令操恶之。   杨修生也聪明,死也聪明,正可谓恃才放旷,终自食苦果。   ……   从学生的预习作业看,学生显然已经具备归纳事件、分析人物性格、探索杨修死因的能力,因此教学此课时,教师不能将归纳事件、分析人物形象和探讨杨修死因作为上课的重心,否则,重复学生的已知是很难让学生建构新知的,学生听来索然无味,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如果我们花少量的时间就以上三点与学生交流,而将上课的重心置于这篇小说先倒叙后插叙的写作技巧的选择上,带领学生分析罗贯中《三国演义》与陈寿《三国志》中曹操形象的不同,从而了解小说与史书之区别,这样的话,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备预习,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独立接触文本,并通过自身独立思考,提出质疑、见解,寻求解答依据的动态自主的学习过程。预习不仅为课堂学习做好了知识、思想上的准备,而且使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叶圣陶先生曾感叹道:“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前,笔者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和原著来证明标题中“取”字的妙用,以下是学生的部分研究成果。   生1:生辰纲是梁中书搜刮的民脂民膏。这一点在《水浒传》中是有所交代和暗示的。……正是因为觉得生辰纲是不义之财,是梁中书搜刮的民脂民膏,晁盖等人才会有“不义之财,取之何碍”的理直气壮,才会觉得自己并非是在“抢劫”,而是在“劫富济贫”,在“替天行道”,把本属于百姓的财物,从“贪官污吏”的手中抢过来,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生2:作者妙用一“取”字,折射了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写作目的,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