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制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与思考.docVIP

俱乐部制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与思考.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俱乐部制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与思考

俱乐部制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一、现行体育课程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评价内容不全面,表现为重视知识评价,忽视能力评价   学校体育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影响在评价过程中,不少学校把评价的内容仍集中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育理论知识这几个方面,并且在权重上毫无争议地倾向运动技能的一些“显性指标”上。虽然也有少部分学校把进步幅度、交往合作、情意表现、社会适应能力等非技能类“隐性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中,但尚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评估标准,且多以教师的主观评定为主,这对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公正精神有很强的依赖性,从而使评价的客观性更不稳定。[1]而“把不系统的体育意识、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体育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体育时事新闻等统视为‘体育基础知识’是对体育课程知识体系的一种误解”。[2]考前学生只需临时抱佛脚,对着复习提纲死记硬背一番就能取得高分,获得好的评价,这种功效性的评价模式与当今强调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格格不入的。   2.考核评价存在“评价指标惟量化”的误区,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   体育考核评价指标大多带有很强的模糊性,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为了评价的可操作性,许多学校仍采用纯客观的量化指标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表现为考试作为评价学习体育成绩的惟一方式,以分数作为评价的惟一标准。在考试和分数面前,学生的主体人格被异化,个性发展受到影响,体育考核评价中存在“评价指标惟量化”的误区。同时由于现行的评价指标过于量化,多采取定量分析,对定性分析不够重视。这样,严重地影响了课程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对课程评价指标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3]   3.评价方法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而对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   终结性评价是对实施的内容是否达到既定目的和质量做出判断。它采用统一的标准,直接关注学生和锻炼的直接效果,而缺乏对学生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情感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的关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      二、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俱乐部制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评价任何一门课程,必须紧紧围绕该课程的目标进行。[4]俱乐部制体育课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旧框架,基于学生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等需要,以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为目标,实行“三自主”式人性化教学方式,其教改宗旨就是要创建新的质量内涵体系,在强调知识技能传授和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以注重突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为最终目的,彻底改变过去一个模式造就所有人才,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获取和运用体育知识的能力。   1.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学校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习领域目标要求,各项目俱乐部的教学目标均可分为A、B、C三级,A级为最高级,学分赋值2分;B级为中级,学分赋值1.5分;C级为最低级(即初学者),学分赋值1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现有水平自由选择各等级,并根据其在各等级的表现从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方面进行多视角、多形式的综合评价。   (1)A级:积极参与并能说服或带动他人进行锻炼;熟练掌握1~2项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身体素质全面,运动能力较高,有自己的运动特长;对所学项目有一定的裁判能力和体育欣赏能力;有较强组织、创新能力,能自编自带活动操,有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敢于进行挑战性运动,有一定野外生存能力,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2)B级:有良好锻炼习惯;熟练掌握1~2项中级水平的体育健身项目;能制定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掌握常见的野外生存知识,能正确处理常见运动损伤;有良好身体形态,耐力和爆发力增强;个性乐观、自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有良好竞争意识,社会适应能力较强。   (3)C级:熟练掌握最少1项初级水平的体育健身项目,并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掌握基本的运动常识和营养知识;有良好的身体形态和心肺功能,柔韧、灵敏、速度、协调能力得到提高;能自觉运用体育方法调节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练习中有良好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2.对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思考   (1)考核评价的重心应向学生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倾斜。为减轻学生体育课理论、技能及达标分量过重的心理压力,充分体现新质量内涵体系能力培养的特点,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体育课考核比例作适应调整,强调从体育活动的行为习惯上评估学生的健康素质,增加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分值。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俱乐部制体育课的最终目的。[5]是通过体育教学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终身体育的必然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