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doc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

PAGE PAGE 4 用心 爱心 专心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旨在培养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激发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增强其振兴中华、保卫祖国责任感的教育活动,是我国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1]爱国主义作为教育的高层次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重经济轻人文的错误导向,在“俗”的环境里,这一“高层次”的要求被实际的束之高阁,留下的只是高调的呼声,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应付应付过过场。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思品教师,我们想用“暴殄天物”这样严峻的词汇来形容珠三角地区相当一部分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假、大、空”是时下许多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真实写照。这难道不与我们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违背吗?   我国教育的低层次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高层次目标是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爱国主义作为教育的高层次要求,而现实教育如此“忽悠”,的确是当前教育的一大悲哀。事实上“培养危机”的解除,有赖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渗透和深入。   一、还爱国主义教育本来面目   1、时代性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国家和每个国家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因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都有所不同。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   2、真实性。   爱国主义教育本来就该如此——真实。爱国主义教育,务必剔除“假、大、空”等流于形式的东西,让“真实”成为主旋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的健康发展。   3、崇高性。   爱国主义作为教育的高层次要求,但并不等于“高处不胜寒”,是人人皆可达到的精神彼岸。崇高之处在于它突破了个人局限,放眼于整体、长远,豁达了心胸,纯洁了人性。崇高不是高调,而是我们务必追求的精神彼岸,是人性升华的必然。   二、还思品课堂本来面目   1、人文性是思品课堂的重要特征。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人文性性中提到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3]思品课是充满着人情味、人性的课堂,它不是冷冰冰的,它不仅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由人性真善美所散发出来的。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爱才能交换爱,也唯有爱才能唤醒爱。   2、思想性是思品课堂的重要特征。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思想性中提到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4]思品课不等于枯燥、无聊,思品课堂不等于要分数的课堂。思品课堂是活的,活在人文性、思想性。照本宣科,唯分数主义的观念同样必须剔除,让思品课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真正的阵地。   三、重新定位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旨在培养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激发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增强其振兴中华、保卫祖国责任感的教育活动,是我国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作为人必须是有所追求,有所信仰。物质丰裕的今天,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学生似乎淡化了这一精神食粮,出现了所谓的“富了口袋空了脑袋”现象。“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5]不仅仅是学生,试问时下真正做教育的有几个?有些许教育者上班炒股,下海经商,教书育人成为地道的   “副业”。如此师生现状,教育如何不忧,更不用谈什么爱国主义教育。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重新定位,务必解决师生现状问题,特别是作为学生引导着、协助者、帮助者的教师。笔者认为为师者务必做到“三正”。   1、正业   教育是一项事业而不是职业。胡总书记在第23届教师节上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值得深省的是第四点,作为教师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虽然教师不一定寂寞,不一定清贫。既然走上了神圣教育岗位,面对祖国的花朵,没有“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志向是不行的。教育需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马虎不得,分心不得。   2、正身   记得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有一位校长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第一年要站稳讲台,第二年要站好讲台,第三年起把讲台变成你人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