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洛芬为一种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的非甾体抗炎药。1964年由Boots公司研制,1964年在英国上市,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神经痛和神经炎等治疗。其消炎、镇痛、解热效果与阿司匹林、保泰松相似而由于扑热息痛。其消炎作用能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病人的关节肿胀、疼痛及晨起的关节强直减轻。 副作用:轻度消化不良、皮疹、头晕、耳鸣、胃肠道溃疡和出血、转氨酶升高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对消化道的刺激和损害,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上腹不适、腹痛、恶心、呕吐、出血和溃疡。这类药物服用后,在胃内可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损伤胃粘膜。 幽门螺杆菌可使胃粘膜屏障破坏,破坏胃粘膜。 此病人发生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二者都可直接损伤胃十二指肠粘膜屏障,使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破坏。胃酸及胃蛋白酶得以接触十二指肠粘膜最终导致溃疡发上。 恰当的治疗包括H2拮抗剂,可使溃疡痊愈;同时也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用药)以减少溃疡复发的几率。患者应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而不是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如果她必须再次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口服前列腺素同类物,也许可使肠道上部免于溃疡。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胃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2 .试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3 .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4 .试述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5 .为什么说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6 .三大营养物质如何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 * * 内因子 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 内因子为糖蛋白 内因子在胃内与食物中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复合体,参与维生素B12在消化道的转运,并促进小肠吸收维生素B12。内因子缺乏可导致贫血。胃切除的患者应由胃肠外补充维生素B12 。 机体不同状态下胃液分泌的量不同 基础胃液分泌~空腹12~24小时后的胃液分泌。 消化期胃液分泌~进食开始后的胃液分泌。 根据感受食物刺激部位的先后,分为头期,胃期,肠期三时相 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 胃的局部扩张 迷走神经反射性兴奋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胃肠激素:促胃液素、组织胺等 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胃肠激素:促胰液素、抑胃肽 盐酸、脂肪、高渗溶液等肠胃反射性抑制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1)头期胃液分泌:由进食动作引起的胃液分泌。刺激来自头部的感官。切断迷走神经后假饲和条件反射引起的胃液分泌均消失。 分泌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咀嚼吞咽 口腔、咽喉的化学、机械感受器 延髓和下丘脑 中枢 食物形象气味、声音 视、嗅、听 感受器 迷走神经 胃液分泌 G 细胞 胃泌素 头期分泌特点:总量的30%, 胃液量、酸度均高,胃蛋白酶含量尤为高。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直接刺激壁细胞 (2)胃期胃液分泌 分泌机制: 食物入胃 扩张刺激胃底、胃体感受器,迷走-迷走长反射 壁内神经丛短反射 扩张刺激壁内神经丛 G 细胞 胃泌素 胃液分泌 化学成份 (蛋白消化产物) 胃期分泌特点:总量的60%。酸度高,酶含量低 (3)肠期胃液分泌 分泌机制:将食物提取物直接灌入十二指肠或机械扩张 游离空肠,胃酸分泌增加 - 食物与小肠 粘膜接触 十二指肠 G细胞 促胃液素 小肠粘膜释放肠泌酸素 小肠吸收的氨基酸 胃液分泌 肠期胃液分泌,占分泌胃液的 10% 。且酸度和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比胃期明显低。 肠期分泌作用。 体液调节为主。 切断支配胃的外来神经肠期作用仍存在 3. 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 (1)盐酸: 胃窦部 pH降 至1.2~1.5时 抑制G细胞释放胃泌素 胃液分泌抑制 D细胞释放生长抑素 十二指肠 pH 降至2.5时 粘膜产生促胰液素 球部释放 球-抑胃肽 (2)脂肪 脂肪及其 分解产物 十二指肠产生 肠-抑胃素 抑制胃液分泌 和胃运动 肠-抑胃素 至今未提纯,可能为多种激素的总和。 (3)高张溶液 高张溶液 激活小肠内 渗透压感受器 肠-胃 反射 抑制胃液分泌 和胃运动 肠抑胃素 中国人发现的第一个激素。 林可胜,中国近代生理学的奠基人。 最突出的成果是发现进食脂肪后,由小肠粘膜释放一种物质,这种物质经由血液循环到达胃,抑制胃的分泌和运动,林可胜将其命名为“肠抑胃素”(enterogastrone,1930),它是一个本质为蛋白质的激素。现在看来它不像是一个单独的激素,二十具有共同作用的几种胃肠激素的总成。 巴普洛夫 俄国生理学家,提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并以此著名,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doc VIP
- 团餐的工作流程.pptx VIP
- 华能汶上西曼克400KWP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技术规范书.pdf VIP
-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docx VIP
- 超高压气井井口除砂器及现场应用.pptx VIP
- 2023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政治》历年真题汇编(共184题).doc VIP
- 汇川INOVANCE MD290系列通用变频器综合手册.PDF VIP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法律实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 VIP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培训-适合新人培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