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培养创造思维提高思维品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创造思维提高思维品质

谈物理教学中思维培养分解于解题过程 丹徒区三山中学 张丽娟 【摘要】 在物理习题教学的过程中总结出六种培养创造性思维途径,即启发思维意识,培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抽象构图思维能力、组合思维、聚合思维,给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操作性的做法。 【关键词】 创造思维 思维意识 发散思维 抽象构图思维 组合思维 聚合思维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的活动过程。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拓式思维方式。在初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有目的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方式逐步地从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从常规思维向立异思维,从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从单向思维向发散思维,从分散的思维向组合思维聚合思维迁移和扩展。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复杂的、综合性的物理问题,增加解题准确度,加快解题速度,优化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创造思维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讲过:“创造性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了疑问,才能思考,才能找出发人深省的难题和问题。”我国古代学者也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学贵有疑,通过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多方位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对感知到的物理现象、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找出其原因、发生条件和规律,让学在思维过程中逐步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提高思维维能力,完成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这一活动中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要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参加到活动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在挖掘物理知识的思维价值,设计学生思维活动,选择能开发启迪学生思维能力的内容设计成疑难问题。设置的疑难问题应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惊奇,除做到言简意赅,还要富于情感、形象直观、趣味幽默,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疑难问题的难度,逐渐增加梯度。例如在学习了“参照物”概念后,教师可以故事形式设计这样一个题目:古代小说《镜花缘》第七十九回中“宝云问奶公家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场大风,把咱家的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对此奇闻,学生听完后非常惊奇,紧接着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井会吹到墙外呢?”学生按照“惯性思维”纷纷讲不可能,纯属虚构。此时教师加以点拨:古代小说中的墙实际是篱笆做的墙。请同学们根据“参照物”的概念,结合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再认真思考一下是否有可能。学生经过变换思维方式认真思考后顿时醒悟说:原来被吹动的不是井,而是篱笆墙,以篱笆墙为参照物,井则是跑到墙外。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思考,拓宽学生思维。 二、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从不同角度、沿不同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结论的开放性思维。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通常是教师按照单向思维方式,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出发,联想到已知的定律、公式和性质,只从某一方向思考问题,采用某一方法解决问题。应该说这种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但是长期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学生只会按照教师所讲、书上所写去机械模仿,使物理习题教学仅成为单纯知识遗产的传递和前人思维方式的继承,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物理习题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寻找解题方案,防止照猫画虎、生搬硬套。 一题多解 例如测物质的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在对密度实验进行复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现有天平、量筒、烧杯、水,如何测量一块橡皮泥的密度?实验方法是显而易见的,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可继续设问:若提供的器材是天平、烧杯、足量的水,如何测量一块橡皮泥的密度?此时学生按惯性思维觉得橡皮泥的体积不可测量而无法回答,教师这时要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橡皮泥的体积可否用所给的水的体积来替代?结果许多学生想出了实验步骤。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疑:若所给器材是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如何根据浮力测量橡皮泥的密度?也可更进一步设疑:只有量筒、水,如何利用浮力测量一块橡皮泥的密度? 一题多解的习题始终围绕着某一物理知识作为中心,结合多种知识作纵向、横向联系,多角度、多方位的解决问题,使学生尝试到用发散思维方法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的全新感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思维能力。 一题多变 习题教学中围绕物理基础知识恰当地引伸、扩展和变更,通过对原题的一次又一次的变化, 变换问题的表现形式,从不同的方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