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VIP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PAGE PAGE PAGE 1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1.掌握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2.了解轮船、火车、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3.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学习重点】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 【学习难点】 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及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课前预习】 1.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曾被誉为“中国轻纺工业第一人”,又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此人是(  ) A.张謇 B.李鸿章 C.陈启元 D.张之洞 2.令李鸿章伤感反省——“洋务是纸老虎”;让康有为、梁启超愤然上书——变法图强;使张謇暗下决心——“实业救国”的共同背景是(  ) A.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民国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 B.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 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 D.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 4.“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这一社会潮流出现的时期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解放战争 D.辛亥革命 【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互学探究】 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 2.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挣扎。下列表述是造成“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原因的有 (  ) ①帝国主义势力  ②封建势力 ②官僚资本主义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压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 (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造船业 D.冶铁业 3.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  ) A.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B.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资金少,技术力量极为薄弱 D.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4.面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识之士对此深感忧虑,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然而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其根本原因是 (  )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经营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束缚和压迫 5.清末民初,政治变动带动了社会风尚的变化。中华民国成立后,革除旧习俗成为时代性的社会潮流。这一时期,你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称呼上司为“老爷” B.所有男子都留着长辫 C.旗袍和中山装等服装受人青睐 D.女子普遍裹小脚 6.与右图反映的剪辫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公车上书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7.哲学家李泽厚强调:“辛亥革命至少带来了平等的观念。”下列史实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 A.改称呼 B.剪辫 C.禁缠足 D.易服 8.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的特征是 (  ) A.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B.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C.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D.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