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知心理学课件40
(3)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信息科学促使通用计算机理论得到发展;
B.F.Skinner认为,语言是后天习得的,1;20世纪40年代以来,有一些
学者在研究认知心理内;(三)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为
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的;1、从研究的范式上来说,从信息加
工范式到信息加工;2、在研究的层次上,从单一层次向多层次研究并进;
3、在研究的理论模型构建
(3)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他先以系统观点研究生物学,后来提出以
系统思想为基础的机体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论。人是一个开放的系
统,生命本质不仅要从生物体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来说明,还要从生物体
和环境相互作用来说明。生物体结构是一种动态结构。
信息科学促使通用计算机理论得到发展。图林 (Turing)运用数理逻辑和
逻辑推理分析了有效程序问题,创造设计了图林机 (即通用机——一种计
算机程序语言,不同等级的计算机都可简化为通用机的程序)。计算机科
学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通过类比来理解人类认知的原理 (参P19)。计算
机科学的影响是认知心理学赖以产生的重要外部原因。
B.F.Skinner认为,语言是后天习得的,1957年在 《言语行为》中阐述了
后天习得观。认为支配其他操作行为的学习规律也应支配语言的学习 (如
强化律、消退律等)。N.Chomsky针锋相对,认为语言有创造性,提出转换
——生成语法理论,儿童天生就有一种语言装置,这样在很短时间内就会
创造出无数多的句子。1957年他在 《句法结构》中阐述了先天生成观。这
两种对立的理论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促进了心理语言学发展,也拓宽了认
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20世纪40年代以来,有一些学者在研究认知心理内容时采用联结主义研
究范式。采用数学计算的方式,对神经系统的机理、功能进行研究。学者
D.O.Hebb1949年提出,当人的大脑接受刺激并对刺激进行加工时,会导致
大脑结构发生变化。他强调,变化的是神经元联结 (如强度、方式、机率
等),而非生理学中所说的生物化学变化。10年后F.Rosenblatt (1958)
认为神经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感觉神经元→联系神经元→反应神经元。
三者之间以兴奋性和抑制性方式发生联系。这种人为的神经元系统被称为
知觉机或感知器。知觉机是发展神经元系统抽象模型的初步尝试,表明具
有神经特征的系统如何真实地计算事物。虽然此后的研究表明我们神经系
统比他(Rosenblatt)的分析复杂,但首次尝试毕竟有重要意义。
(三)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为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的研究成果被用于各
科心理学研究之中。在近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体现出
如下特点(参见P20-22: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1、从研究的范式上来说,从信息加工范式到信息加工范式与联结主义齐
头并进。其中20世纪60-80年代是以信息加工范式为主,美国心理学家
J.R.Anderson 的《认知心理学及其含义》(1980)一书是这一趋势的反映。
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两种范式并进阶段。
2、在研究的层次上,从单一层次向多层次研究并进。H.A.Simon把心理学
研究分为三个层次:(1)研究复杂行为;(2)研究简单信息加工过程;(3)
生理水平研究。高一级水平研究可以与低一级水平研究齐头并进。
3、在研究的理论模型构建上,从简单模型发展到多因素复杂模型。如信
息加工系统从简单的感觉、中枢反应模型发展到后来的复杂模型 (增添了
环境目的计划等因素或条件);又如在加工方式方面,从简单的系列加工
到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并存的发展。
4、在研究的生态效度上,从偏重基础理论研究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20
世纪70年代以后,认知研究更多涉及现实生活,如专家与新手的认知特
点对比研究,为职业培训奠定基础。(注:1976年U.Neisser提出认知研
究的生态学效度问题,即探索描述人们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和有文化意义
情境下使用知识的认知理论。U.Neisser (1976)在《认知与现实》一书
中论述了生态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认为实验室研究不仅应该使
用更多自然的测试材料,更应该在现实的生活场景中进行。他认为,现实
生活的研究不仅能为实验室的研究提供现实的检验,还能为确证或否认其
在现实生活中的效度提供机会。在U.Neisser等人的努力下,20世纪80
年代以后应用认知研究有了很大发展。在 1986年创刊的《应用认知心理
学》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论文。)
第二节 认知心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