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庐陵文化下的民居初探―以塘边村为例
摘要:任何一个乡村聚落都深深根植于它特定的地域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古称庐陵的江西吉安,素有“江南望郡一吉州福地”之名,清代中期以前近千年的时间,经济繁荣,人文鼎盛,创造了辉煌的庐陵文化。村落是传统文化的孕育地,庐陵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可以从中窥探一二。本文中的塘边村就是庐陵文化下的典型村落,本文以塘边村为例,探讨庐陵民居的一些特点。
关键字:塘边村 民居 庐陵文化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为民居建筑形成的两大立足点,是民居建筑构建的基础发展脉络。这两者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庐陵地区丘陵绵延,广布河流,同时江西作为风水派的发源地之一,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庐陵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塘边村完好的保存着百余栋古民居,这些古民居呈现“群落”式式结构,各自有围墙,成封闭式状态。这些建筑较好地保持了清朝前后期安福乡村居民的风格,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对于研究明清时期吉安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性、建造技术科学性、建筑文化差异性具有极高的价值。
1.1 塘边村的选址和整体布局
无樟不成树是庐陵村落一个显著的特点。凡是有一两百年建村历史的村落,都有大樟树守立在村落旁边。皆恪守“近山依水,天人合一”的思想,庐陵村的选址、布局大多是根据传统堪舆术中的指导思想,比如“藏风得水说”“山环抱水说”“形势说”。塘边村的门坊文明坊上有一副对联:“文峰耸翠文人起,明镜呈辉明德馨”描述了塘边村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塘边村依山抱水,数口圆形的池塘由一道“s”形的小堤串联,使得整个水塘看起来像一个阴阳八卦图。所谓塘边塘边,无塘无边。塘边村主要几个建筑群落“老八栋”“文明坊”及数十栋民居和祠堂,排列在水塘旁边。村民在村中建起一个船型的小土堤,称之“风水堤”,上面种植了柏树,据说是为了弥补“卦”的不足,防止风水的泄露。
吉安地区的民居在平面布局上有两大特征,一是群落式结构,庐陵人习惯聚族而居,体现出一种向前后、左右延伸拓展的特点,同一个群落里面的建筑统一规划,其格式、大小、层高整齐划一。建材的规格、质地、颜色大体相同,形成一个小聚落。而这个小聚落一般就是有血缘关系家族世代累居的。二是平均布局,群落内一幢幢房屋纵横排列.前后两幢房屋相隔较近,一般在两幢房屋之间铺一条1.5到2米左右的石板路,石板路两边各留30cm左右的排水渠,各个群落有一至二扇大门。有的聚落太大,会有数栋住宅相连,中间设有带锁的巷门。大门一关,便于外界隔绝,每个家族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同时在这个群落周围设有耳房,是保安人员、门子、更夫的住所,同时部分耳房是供居民公共使用比如作为厨房柴房使用。在庐陵村落中,有不少大型院落,整齐划一,规格一致。表现了庐陵人希望子孙发达、开拓进取、不断向前的心愿。行走在其中,可以感受到庐陵人淳朴浓厚的亲情。在庐陵地区,一般大的聚落民居,屋前往往有水塘和禾坪,即使居民洗涤、晾晒物件的场所,又自然成为其继续朝前发展的势力范围。
塘边村的八大屋就是典型的庐陵民居的形式。为清朝道光年间大财主刘致美所建,坐东南朝西北,前后各四栋,占地一千二百八十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巷道由青石板铺就,中为鹅软石,从正面院进去两侧是廊房,隔巷道与正房相对,正房后有杂舍,廊房有木吊楼。八栋大屋皆以巷道相隔,房屋正面有两个大门,室内装饰兽禽花卉、喜剧人物故事,或雕刻或彩绘,内容丰富,工艺精美。
与此相似的还有塘边村里面的二十四栋屋“文明坊”,“文明坊”内有名居24幢,巷道纵横,大小一致,为村中一刘姓富商所建。内中的建筑的形式大致一样,两排建筑相隔两米左右。整个建筑只有两个出入口。前面一个大门,后面一个小门,小门一般不会打开。通过对塘边村民居的分析和测绘,可以看出塘边村的民居显现出稳定性,实用性和封闭性的特点。
1. 塘边村民居的空间和结构
塘边村的民居属于典型的庐陵民居。单独的庐陵民居普遍为“一明两暗三开间”的结构,明间为厅,暗间为房,前厅宽大,后厅较小,左右房间对称,陈作“一厅六房”,也有的是“一厅四房”,以六房为多。屋内用穿斗的梁柱和木板隔成厅、房和楼层。在庐陵地区,除了祠堂大部分庐陵民居已经取消了天井,为了解决室内通风采光的问题,在大门入口处上方的屋面直接敞开一个豁口,利用这个豁口采光和通风。豁口一般狭长,中间宽两端窄,站在厅堂内,抬头可见门上方有一线光。同时为了避免雨水从豁口落进厅堂,又在豁口下方做一个长方形多大内水沟。雨水直接通过内水沟流入两边的水槽。有的地区,主要是在赣江东岸富水流域的青原区陂下地区的民居不采用豁口,而是在门的上面墙体上开出两尺多高的高窗或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虽然这种采光形式,一定程度解决了采光的问题,但是由于开口相对于整栋民居所占的面积较小,没有传统式的天井的采光的效果好。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供热设计之我见.doc
- 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探讨.doc
- 建筑后浇带施工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doc
- 建筑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doc
-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探讨.doc
- 建筑垃圾在路基换填处理中的应用.doc
- 建筑冷热源系统设计思路与实例分析.doc
-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研究与探讨.doc
- 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分析.doc
- 建筑基础工程的测量控制探究.doc
- 2024年全球及中国海洋声纳装置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docx
- 2024-2030全球防尘接触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全球托管扩展检测和响应(MXDR)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全球新能源商用车电机控制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全球全自动血液分离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全球紫外激光打标机冷水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全球无氟耐用防水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年全球及中国手机支付安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docx
- 2024-2030全球传送带倾斜水平控制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年全球及中国水平自动人行道扶梯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