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教学工作五年规划.doc

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教学工作五年规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教学工作五年规划

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教学工作七年规划 (2013-2020年) 一、学校现状 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位于重庆市万盛城区东南面,毗邻万盛大道,交通便捷。目前学校占地面积约80亩,环境幽雅,终年绿树葱茏,繁花似锦,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历史悠久,早在1945年9月,当时的国民政府为表彰为抗战作出卓越贡献的万盛东林矿业公司,在这里开办了万盛区最早的学校之一——万盛煤矿员工子弟校。 学校在1950年更名为“西南工业部403煤矿子弟学校”;1951年更名为“公私合营东林煤矿职工子弟学校”;1959年9月更名为“鱼田堡煤矿子弟校”;1965年,更名为“南桐矿务局职工子弟校”;1968年更名为“南桐矿务局机修厂子弟校”;1978年更名为“南桐矿务局第二职工子弟校”;1982年9月成立“南桐矿务局中学校”;1983年更名为“南桐矿务局第一中学校”;2001年1月更名为万盛区东林初级中学校。2005年11月,学校恢复高中办学,更名为重庆市万盛区东林高级中学。 2007年7月初与原进盛实验中学合并,成立了一所全新的学校,并更名为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 目前学校拥有66个班级,学生3500多人,教职工237人。现有教学楼5栋,实验综合楼1栋,学生公寓楼3栋,体育馆1栋,室外运动场2处,建筑面积共计平方米。 学校先后被获得:原煤炭部标准化学校、重庆一中素质教育实验基地、重庆市国防教育示范单位、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重庆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重庆市巾帼文明示范岗、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万盛区教学常规管理合格学校、万盛区一般基本功合格学校、万盛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万盛区民主管理先进学校、万盛区绿色学校、万盛区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万盛区最佳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66年风雨见证,66年革故鼎新,光荣的学校始终秉承“奠基成功人生”的办学宗旨。万千学子以“矿工底蕴、修竹气质”为文化特色,牢记“知行精进、日新月盛”的校训,践行“虚心致远、止于至善”的校风,“兼百家之美、严不倦之教”的教风,“博采众长、日高日上”的学风。先后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输送生源,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成为地区教育名片,在綦万南片区享有教高声誉。 1、教师情况 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237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中级教师76人,研究生毕业1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骨干教师21人。教师专业基本功强。 2、生源构成情况 初中:学校处于万盛城乡结合部,主要是南桐矿业公司矿工子弟,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弟附近乡村农民子弟等。初中学生大致分为城市学生、城乡结合部学生、农村学生、外来农民工学生;特别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弟流动性大。其中留守儿童居多,学生总体呈“不理想”状况。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根据学校现阶段的发展情况,特制定2012-2017年教学工作五年发展规划。 二、办学目标 坚持“为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科研兴校”办学思路,到2017年前后,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校风优良、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管理科学化、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的窗口学校,并为创建重庆市重点中学而作努力。 核心目标:创建重庆市重点中学。 具体目标: 一流的管理:学校管理要进一步向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一流的设施:按现代化学校的一流标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在全市基础教育系统领先。 一流的师资: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为目标,着力建设我校的教师队伍。 一流的效益: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社会效益,主要反映在办学质量和辐射示范作用上,要使学校成为我市课程改革教育展示的窗口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同时讲究经济效益,提高教师待遇。 一流的学生:努力培养在学习上的一流和形象上的一流。学习上的一流包括在中考及高中学科竞赛上出一流的成绩和具有学会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流的学习。形象上的一流,包括外在举止行为的文明和内在境界品位的优秀。 三、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人格健全、学习能力(基础性学习+发展性学习)良好、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人生规划能力和选择能力、有创新意识,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人。 四、教师培养目标 从学校实际出发,按照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特教师四个不同层次,分别确定相应培养目标,以实现下列要求: 新教师要在短期内(最多2年)迅速成为合格教师,青年教师都要具有班级管理的能力。要积极争取骨干教师,至少要在本学科内成为有一定教学与研究水平的特色教师,能独立开设一门相关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学校要努力培养3人成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