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法治疗颈臂痛的作用机理探讨
【摘 要】 应用手法治疗颈臂痛的理论基础,是要明确临床诊断,西医重点在于确定责任病灶,中医则强调病因病机、责任经络和责任穴位的辨证。责任病灶的确定有利于责任穴位的准确定位。
【关键词】 颈臂痛;手法治疗;责任病灶;理论基础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4.05.018
手法治疗是颈臂痛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年的中西医理论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虽然疗效不断提高,副作用明显减少,但是仍存在诊断模糊、责任病灶不清、手法盲目、疗效较差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中西医理论指导。西医方面存在的理论问题是诊断上责任病灶不明确,中医方面存在淡化传统理论指导,缺乏整体观念和经络的辨证论治等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1 颈臂痛的西医诊断
1.1 正确诊断
1.1.1 颈部软组织劳损 常见病种有急性颈肌筋膜综合征、慢性颈肌筋膜综合征、颈项韧带劳损与钙化等。年轻人颈部软组织劳损病变就在软组织本身,即使椎体前缘出现唇样增生、钩椎变尖,并不是致痛责任病灶。如老年人颈部软组织劳损,其影像检查又体现出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则往往是互为因果。
1.1.2 颈椎间孔外神经卡压症 可分为枕大和枕小神经卡压综合征、颈丛神经卡压症、肩胛背神经卡压症、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C5~6神经根卡压症)、下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C8、T1神经卡压症)、胸长神经卡压症、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等[1]。这些卡压点就是责任病灶。
卡压综合征表现为神经症状,实质是软组织劳损,造成纤维管道的狭窄而压迫神经,与椎管内压迫所造成的神经压迫症状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情况下椎管内压迫造成的神经症状较重,持续时间较久,不容易反复,神经节段较明确,治疗较困难。椎间盘和椎间孔外软组织造成的神经压迫、神经症状较轻,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症状容易变化,有时有多条神经根症状,治疗较简单。
1.1.3 颈椎间盘源性病变 可分为颈椎关节突关节病、颈神经根源性疼痛、急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等[2]。颈椎关节突关节病即颈椎的骨性关节病,多影响脊神经后支,关节突后方即责任病灶处,此患者较多见。颈神经根源性疼痛主要病理为椎间孔狭窄,轻则促成炎症刺激神经根,重则直接压迫神经根,产生神经根疼痛和神经损害症状,显然是责任病灶。但临床前者多见,后者较少。急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主要病理是椎间盘突出,轻则突出物促成炎症刺激神经根,重则突出物直接压迫神经根,这是管内的责任病灶,产生神经根疼痛和神经损害症状多重于以上。当然症状也与突出物大小,突出部位密切相关。
以上病变,可单独出现,更多是同时、先后出现。不论是何种情况,要真正正确诊断,则必须明确责任病灶。
1.2 明确责任病灶 颈臂痛病理基础是椎管内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或免疫性炎症和机械性脊髓或神经卡压,要正确诊断就要明确炎症部位和卡压点。
1.2.1 明确炎症病位 软组织病变其本身就有一个或数个炎症部位,多数在肌肉起止点,或肌腹之中,在韧带的起止点上,在肌筋膜转折交叉点上,这是共识,颈椎间盘源性病变虽然病灶在椎管内,但其最终还落实在其所支配的外周软组织上,所以,软组织责任病灶即所谓的阿是穴。椎内责任病灶通过经络的传导,表现在外部的经筋病灶点上。
1.2.2 明确神经卡压部位 通过肌力、反射、感觉、肌萎缩及病理反射等特征,基本可以确定神经卡压部位,这是共识。除椎管内卡压因素外,临床上可见双卡压,甚至多卡压现象,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椎管外卡压点,如头面枕部、项部、肩部、上臂、肘部、前臂和腕部都可能出现神经卡压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在椎管内卡压因素缓解或去除之后,这些外周的神经卡压仍在继续,如不注意就误以为是椎管内压迫因素未改变;所以,临床上要经常性、反复地检查对比,辨别目前卡压因素的责任部位。这些神经卡压点较表浅的基本上是头颈部三阳经筋和华佗夹脊穴的常用穴位,部分即为阿是穴,椎管内则多是穴位盲区。
2 颈臂痛的中医辨证
2.1 颈臂痛的病因病机
2.1.1 风寒湿邪 卫气不固,六淫邪气乘虚入侵,合而为痹。淫邪痹阻筋络,导致筋痹,出现筋结、筋硬、筋卷、筋挛,不松则痛;经络痹塞,经气不行,不通则痛。如骨痹则脊以代头。
2.1.2 气血亏虚、血不养筋 阳气虚弱,不能温煦鼓动;虚劳致损,肾气不足,导致筋弛、筋纵。如骨枯髓减,则头项不举、足不任身。
2.1.3 骨节错缝、筋偏出槽 一则必导致筋伤溢血,血瘀留滞,不通则痛;二则导致筋膜骨节牵引拘急,不能束骨,气血流通受阻,不松则痛,并项痉偏歪;三则气血阻滞,瘀血停积,筋肉失养,关节失润,软骨剥脱、缺损、骨错缝直接伤于关节,轻则项痉偏歪,重则压迫脊髓损伤督脉(足太阳经筋)。
以上3症可独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