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特点: ①除因子Ⅲ外,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 ②除因子Ⅳ外,都是蛋白质; ③凝血因子一旦被某些物质激活,将引起一系列连锁酶促反应,按一定顺序使所有凝血因子先后被激活,而发生瀑布式的凝血反应; ④因子Ⅱ、Ⅸ、Ⅹ、XI、XII需切去片断激活。 ⑤在维生素K参与下,因子Ⅱ、Ⅶ、Ⅸ、Ⅹ由肝脏合成,缺乏维生素K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 ⑥因子Ⅷ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 二、血液凝固过程 内源性激活系统 外源性激活系统 (胶原纤维) (组织因子) ↓ ↓ 因子X──────→凝血酶原激活物 ↓ 凝血酶原─────→凝血酶 ↓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一)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Xa+V+Ca2++磷脂)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异同点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凝血过程 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 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 激活因子Ⅻ 与Ⅶ和钙形成复合物 激活XI、IX IX、VIII、钙、磷脂共同催化 凝血因子分布 全在血中 存在组织和血中 参与酶数量 多 少 凝血时间 慢、约数分钟 快、约十几秒钟 (二)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 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形成 促磷脂释放、加强VIII、V活性 激活因子XIII成XIIIa (三)纤维蛋白的生成 凝血酶+ 钙+XIIIa 三、体内抗凝血作用 ①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Ⅻ、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血液中又无因子Ⅲ,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 ②血液中存在抗凝物质 (一)抗凝血酶Ⅲ:球蛋白,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去活性,还能使激活的因子XI、Ⅸa 、Ⅹa失活。 (二)肝 素: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与抗凝血酶Ⅲ 结合后提高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约100倍),使凝血 酶立即失活;肝素自身尚能微弱地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并 且促使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的功能。 (三)蛋白质C:以酶原存在,抑制V、VIII;限制Xa同血小板 结合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维生素K↓、肝病时减少。 ?2巨球蛋白、凝血酶调制素、巨噬细胞、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四、体外延缓或促进凝血过程 1、加速血凝 (1)加钙: (2)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 利用粗糙面激活因子Ⅻ和促进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因子, (3)应用促凝剂:维生素K、止血芳酸等。 维生素K能促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4)局部适宜加温: 2、延缓凝血 (1)加除钙剂: 柠檬酸钠→与Ca2+形成不易电离的可溶性络合物→血Ca2+↓ 草酸铵、草酸钾、EDTA。 (2)降低血液温度。(5-10℃) (3)应用抗凝剂:如肝素,抗凝血酶等。 (4)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减少血小板和XII的激活) 第五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止血 第四节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第二节 红细胞的形态和生理 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 第五章 血 液 一、体液和体液的分布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 分布:细胞内液:约2/3,约占体重40%。 细胞外液:约1/3,约占体重20%。
文档评论(0)